時間回溯到公元2009年3月……

    趙牧是京城朝陽區某國家重點大學大四的學生,再過一兩個月,馬上就要畢業了。社會上的流行病“一畢業就失業”眼看著就要落在他的頭上了。

    說起來,趙牧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天才,自幼聰慧,閱讀能力、理解力以及動手能力等都是拔尖式的人物,從幼兒園開始,他從來沒有當過第二名。即使到了現在這所全國聞名的經貿類院校,學習成績也是頂呱呱。

    趙牧極為仰慕已故的錢鍾書大師,每每閱讀錢先生的傳記時,屢屢歎息生不逢時,和大師緣吝一麵。後來,趙牧為了表達對大師的敬意,決定重複做一次大師昔年的壯舉。

    說穿了,很簡單。趙牧決定仿效當年錢鍾書先生橫掃清華大學圖書館的壯舉,也掃蕩一遍本校的圖書館。在辦理了入學手續之後,趙牧便泡在了校圖書館,除了吃飯睡覺上課之外,剩餘的時間全部耗在了圖書館內。和一個世紀前相比,本校的藏書數量之龐大,早已不是昔日的清華大學可以比擬的。幸好趙牧天生生就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本領,每日掃蕩三四十本,還是不在話下的。校圖書館藏書有近五十萬冊,其中還有十六七萬的外文書籍,按照這個速度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有限的四年時間裏,把校圖書館掃蕩一空。趙牧事先花了一天時間研究了一下藏書的狀況,發現有不少圖書的話題是重複的,還有一部分圖書內容比較陳舊,再把自己不感興趣的剔除掉,最後大概還能剩下二十餘萬冊,他又精心挑選了半天,最終確定了要閱讀的書目。

    趙牧每天隻休息四個小時,沒有節假日,沒有交際,沒有女友,無時無刻不在廢寢忘食的捧著一本厚厚的書籍飛一般的瀏覽著。為了完成既定目標,趙牧從來不報考類似會計、司法考試這樣可以為將來找工作增加籌碼卻相當耗費課餘時間的考試,甚至連學校規定必考的專業英語四六級,趙牧也沒有理會。按照趙牧精通多國語言的能力,英語專業四六級隻是小兒科,趙牧之所以不參加考試,是他始終沒有搞明白一個問題,為什麽要把英語提高到如此不可思議的高度,要全民學英語,全中國至少有一半的大學生一輩子也不會和外國人打交道,他們花費如此大的精力在一門根本用不著的科目上,簡直就是浪費。趙牧想了半天,隻歸納出四個字來:崇洋媚外,從上往下強行推動的媚骨。

    趙牧低估了自己掃蕩的能力,到了大三第二個學期,精心挑選出來的五六萬本精品書全部裝到了腦子裏麵。趙牧甚至有暇乘坐公交車跑到京城國家圖書館辦理了一張借閱證。

    正當趙牧做著橫掃京城國家圖書館的白日夢時,老家一個電話打碎了他的美夢,母親被確診為尿毒症,急需一大筆費用治病。趙牧是單親家庭,父親去世的早,是母親耗盡心血把他拉扯大的。趙牧家並不富裕,母親隻是普通的工薪階層,年收入加起來也不到一萬五。如今這年頭上大學好比被搶劫,母親平時不顧吃不顧穿,為了供應趙牧上大學所需的高額學雜費,家裏不但沒有一分積蓄,還借了幾萬元的外債,家裏又該從哪裏籌集為母親治病的巨額費用啊?

    得知趙牧的情況後,舍友給他出主意,先用保守療法穩定病情,然後把病人接到京城的大醫院,做換腎的手術,而在這兩件事之前,趙牧必須先找到工作,還得是短期內能掙到大錢的工作。醫生再三交代,留給病人的時間不多了,如果三個月之內不能進行換腎手術,趙牧的母親元文秀隻有等死的份了。

    趙牧心急如焚,搶銀行的心都有了。不過搶銀行這麽沒有前途的工作,趙牧可沒有興趣去做。他冥思苦想了半日,跑到大街上買了幾份招聘類的報紙,開始逐字逐行的尋找合適的工作——短期內可以掙到足夠的醫療費,如果可以的話,最好還能落戶在京城,這樣就可以把勞苦半生的母親接到首都長期居住,隨時觀察病情以及術後的治療效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