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價碼終於引得南之易放下筷子,有些意外地轉過頭看他。

    “一年一千萬?”南之易重複著剛才他的話。

    “是!”王東旭點點頭,:“大家都是這個圈子的人,想必您也知道,目前國外引進的學者裏,最高的身價也就是這樣了。我打聽過,阜南大學那邊給您的,不過一年長江學者的八十萬,其餘都是一些小錢,以及橫向資金項目的收入。我們不但承諾這保底的一千萬,還有項目資金另外算,可以說很豐厚了。”

    見南之易沉默著不答話,眼裏明顯有“你快說下半截”的意味,王東旭隻好說出附加的條件:“不過,您的組織關係也必須轉過來,不是作為軟引進的專家了。”

    “哦,”南之易點了點頭,“也就是說,我再也不用回阜南大學了。”

    “是的,”王東旭推了推眼鏡,看南之易話裏話外似乎有所鬆動,忙揮舞著小鐵鍬加緊挖牆腳的力度:“阜南大學雖然有百年校史,名聲在外,實驗條件也好,可要說起對人才的重視,未必比得上我們這些新建立的學校。”

    南之易卻又開始了沉默,細長的手指摩挲著下巴。

    “要不……”王東旭抬眼觀察著他的表情,見對方似沒有什麽特殊反應,加重了籌碼:“我們校長還說,如果您肯留下來,我們學院副院長的位置,也是您的。”

    這一番趁熱打鐵一氣嗬成,王東旭眼睛裏是勢在必得的光。

    翻了十多倍的年薪,校長親自許諾的項目資金寬鬆管理,輕鬆到手的副院長的頭銜,還有審批實驗器材專門的綠色快速通道。

    這樣優厚的條件實在是他聞所未聞的,要不是瓊州集全省之力非要搞所全國聞名的綜合性大學所以給足了資金和各種優惠條件,他也沒膽子開下這樣可以說下足了血本的待遇。

    至於以後會不會血本無歸,暫時不在他考慮的範圍。

    華南的稻業自成一派,氣候溫暖一年三季,然而就因為生長周期過短,大米在口感上遠遜於北方的粳稻。

    而南之易擅長的雜交加轉基因技術,正是他們所需要的。如果能通過他的研究改良稻種口感,那麽,華南大米所向披靡的一天,也未必不值得期待。

    而自己要是能“造星”成功,加大熱帶農林學院甚至整個華南派係的影響力,非常有希望。

    王東旭還在想入非非,南之易終於開口:“老實說,請我換學校的邀請每年十來個,你開出的條件,確實聞所未聞。”

    有戲!王東旭眼睛一亮。

    然而,接下來又被南之易毫不猶豫潑了冷水:“不過,我還是不能留下來。我要回阜南。”

    王東旭張大了嘴巴哭喪個臉:“為什麽?難道是,條件還不夠優厚嗎?”

    他有些抓狂,這樣的條件已經是他能力範圍內能許諾出的底線了,再不可能向上加碼了。

    南之易輕輕一笑:“沒有,真的比我在阜南的條件好很多。”

    王東旭趕快點點頭,受傷的心靈稍微得到了些許的撫慰,接著又問:“那您還有哪裏不滿意的嗎?您提出來,我們萬事好商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