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記得很清楚,當年與吳大烈初次南下之時,朱雀曾經跟他說過他回來的太晚了,已經來不及扭轉局勢了,但是他卻成功的扭轉了局勢,當之無愧的扶大廈於將傾,挽狂瀾於既倒。

    男人不能自我感動,因為一旦自我感動就會流於淺薄和矯情,有些男人背負一百斤就可能委屈的找人哭訴,亦或許是借酒澆愁,而有些男人背負了千斤重擔卻隻是一言不發,負重前行,對於眾人能夠體諒自己,能夠看到自己的付出,吳中元是很欣慰的,但他卻努力克製著表情和語氣不發生變化,因為他很清楚,身為君王是不能表現出脆弱的,別說傷懷流淚了,就是眼圈泛紅都不能。

    除了讚美,部分城主還提出了問題,每年節日人族都要舉行大規模的狩獵活動,由於已經跟獸族定下了賭約,今年的狩獵需要遵循什麽樣的原則。

    吳中元沉吟過後說了句‘一切如常。’

    此番朝議是在喜慶氣氛中結束的,除了喜慶,眾人心中還有些許期待,實則每個人的骨子裏都有賭性,似這種關係到所有人的曠世豪賭每個人都會心生期待。

    想召回在外麵搜尋的各位城主也很簡單,所有城主在有熊都留有靈氣信物,隻需破壞靈氣信物,他們就能有所感應,不過吳中元並沒有急於將所有城主立刻召回,負責搜尋東西兩個方向的各大城主他留下了一部分,這麽做的目的是為了確定神族和獸族的動向,眼下他還不知道神族脫困之後選擇自哪裏作為大本營,也不確定獸族會不會收編部分魔族,這兩個問題急需確認。

    通過靈氣信物召回的城主是直接趕來有熊的,吳中元和老瞎子吳荻三人一直留在中天殿等候,每個回來的城主都會當麵述職,通過眾人的講述,三人能夠對四處的情況有個比較直觀的了解,往東搜尋的眾人自東海之中發現了兩座比較大的島嶼,上麵都有土人居住,根據己方眾人的描述,吳中元立刻知道眾人所說的那兩處島嶼分別是倭寇和棒子,實事求是的說倭寇和棒子早期的開化程度是很低的,他們的文明是自我國傳過去的,倭寇在隋唐時期往中土派遣了大量留學生,當時稱之為遣唐使,是這批人將中土的科學技術帶回去的,而棒子在漢代就是中土的附屬,哪怕他們在現代將首都由漢城改名為首爾,也抹殺不了這一曆史事實。

    除此之外負責東線搜尋的城主還帶回了另外一個重要的線索,那就是在東海偏北海域的幾座島嶼上發現了神族的蹤跡,根據他們所說的位置不難看出,神族目前所在的區域應該是後世傳說中的蓬萊和瀛洲,蓬萊和瀛洲在不同時期所指的地方也不一樣,與現代的地名不是同一概念。

    節日的前一天,所有分散在外的城主盡數回返,所有異姓王爺和勇士巫師也回歸本部,四方大營善後事宜也盡數完畢,之前被燒毀糧倉的各大垣城也得到了糧草補給,雖然天下尚未大定,但眾人已經看到了曙光,但這也隻是和平的曙光而不是勝利的曙光,因為半年之後的賭鬥結果直接決定了人族是揚眉吐氣,堂堂正正的活著,還是仰人鼻息,苟且偷生。

    與己方眾人的樂觀不同,對於賭鬥的結果,吳中元並不是非常樂觀,雖然現代人族處於主宰地位,但這並不一定就是他所做的事情所導致的,也可能是他之後的某位黃帝……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