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中元喊罷,正在搜尋的勇士紛紛高喊應是,與此同時快速向四周擴移。

    有熊城裏的勇士足有數百人,除了本城勇士,還有各大垣城聞訊趕來的高階勇士,三分鍾不到高階勇士各就各位,持拿火把的多是普通士兵,也在快速向外圍移動。

    吳中元再度提氣下令,“十丈一人,四麵放火,左右觀望,有人遇襲,立刻發聲告警,告知方位。”

    薑正遇刺身亡,牛族眾人無不氣憤悲傷,聽他下令,立刻遵行,山中多有死樹幹草,冬日幹燥,草木易燃,沒過多久各處就有火苗出現,再過片刻,火勢越發旺盛。

    今天刮的是南風,不止南側的牛族勇士在放火,東西北三麵也在放火,他們的目的是清除遮蔽和障礙,確保凶手無法逃脫。

    此時城中的各階勇士和手持火把的士兵已經先後就位,自九裏之外鞏固合圍,在防守的同時砍伐搬移火場外圍的樹木,以防山火蔓延,不可控製。

    擔心牛族勇士會誤傷王欣然,吳中元再度提氣發聲,“著黑裘,帶黃犬者為友軍,萬勿誤傷。”

    九裏方圓是個很大的麵積,不是直徑九裏,而是城池四麵各毀九裏,燒毀這麽多林地對有熊眾人日後的生活肯定會帶來諸多不便,但此舉也有另外一個好處,那就是他本來就想擴大各大邑城的耕種麵積,被燒毀的這些樹林來年可以開墾為耕地。

    實則放火燒山是個很笨的作法,付出的代價也很大,其性質等同竭澤而漁,直接將池水抽幹,不怕抓不到這條食人,不過這種作法雖然笨拙,卻非常有效,似這種大麵積焚毀樹林的重大命令,也隻有吳中元才有權下達。

    再過片刻,火光衝天,烈焰四起,薑南和薑大花離開城池,循聲找到了吳中元。

    在二人趕來之前,吳中元已經砍倒了兩棵大樹作為掩護,見二人來到,急忙將二人拉至樹後,以防受到狙擊手的偷襲。

    薑南穿的是一席白衣素縞,滿麵悲傷,見到吳中元,心中悲痛,低頭哽咽。

    吳中元拍了拍薑南的肩膀,歎氣安慰,“你且節哀順變,今日便是赤地千裏也絕不讓那凶手走脫。”

    薑南悲傷點頭。

    吳中元轉頭看向薑大花,“酉時和亥時,可有人遇襲身亡?”

    “有,”薑大花點頭,“酉時遇刺的是後宮宮女,死於北院院中。亥時遇刺的是一名洞神勇士,死於東牆之上,創傷皆在頭部,與親王同。”

    吳中元緩緩點頭,之前吳君月曾經描述過那名遇刺衛士的情況,子彈是從左側太陽穴穿入,自右側太陽穴飛出,而當時那名勇士正在上台階,由此可見當時那名狙擊手是自西山開槍的。

    第三個遇刺的北院的宮女,第四個遇刺的是東側城牆的守城勇士,由此可以推斷出刺客的移動軌跡,此人是由西向北,再往東。

    刺客射殺了東牆勇士至今不過一個小時,不管刺客跑的再快,都不可能跳出九裏的包圍圈,刺客目前應該在東北,正東,西南其中一處,要麽距他很近,要麽距王欣然很近……

    微信關注“優讀文學”看,聊人生,尋知己~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