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沒走出多遠,琴聲就自石室裏傳了出來,最初的幾聲應該是心月狐在調琴,聲音斷續,不成曲調。

    片刻過後,琴聲開始連貫,穿透力很強,曲調卻非常優美,舒緩平和,明淨悠揚。

    音樂在現代很普遍,但是在這時候卻很罕見,正所謂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時候的人連飯都吃不飽,哪有工夫去研究音律,音律在此時隻出現在相對富足的貴族階層,而且是很少量的出現,也沒有很成熟的曲目。

    音樂之所以能夠被世人廣為喜愛,主要是因為音樂能夠傳遞感情和情緒,屬於語言的一種藝術化補充,吳中元有心通過聆聽琴聲來間接了解心月狐的心境和情緒,卻又迫切的想要知道天階練氣的有關情況,無奈之下隻得一心二用,“如長者所言,練氣並非隻有九階,而是分為天地兩格,共十八階。”

    黑衣老者點了點頭,“洞神,高玄,升玄,洞玄,三洞,大洞,居山,洞淵,太玄,此為地之九階,旨在通達周天,強筋壯骨,習有所成之後可化生氣力,固本延年。”

    黑衣老者說到此處略作停頓,轉而又道,“太虛,上虛,玉虛,太靈,上靈,玉靈,太元,上元,玉元為天之九階,功在強大元神,換骨洗髓,大成者可把握陰陽,提挈天地。”

    眼見黑衣老者對答如流,吳中元越發確信他所言不虛,由於黑衣老者所說的天格九階他此前從未聽說過,便有心探問究竟,“為何下三階為虛?中三階為靈?上三階為元?”

    黑衣老者搖了搖頭,“天地九階的稱謂由來已久,難能溯尋根源,下三階之所以以三虛為名,想必是初窺門徑,空虛不實。中三階稱之為靈,當是根基已穩,大有靈通。上三階似有回歸本元之意。”

    吳中元緩緩點頭,他雖然不是道士,但他的師父是,故此他對道家諸事也有些許了解,黑衣老者所說不無道理,與道家典籍不謀而合。

    想到道家,突然發現一個問題,不管是三虛還是三靈,亦或是三元,都是前綴太,上,玉來區分高下,竟然暗合道家太清,上清,玉清之說。

    外人不明所以,隻當太清,上清,玉清指的是道教三位祖師,實則不然,太清,上清,玉清是天的三重境界,道德天尊掌管太清境,靈寶天尊住在上清境,而元始天尊的道場則在玉清境,太清,上清,玉清是三位道教祖師住的地方,而不是他們的名字。

    想到此處,急忙出言追問,“三元之上,可有三清?”

    黑衣老者疑惑回頭,“什麽?”

    “沒什麽。”吳中元搖了搖頭,單看黑衣老者的表情,就知道他並不知道還有三清一說。

    “溪水清潔,可以飲用。”黑衣老者指著不遠處一條潺潺的小溪。

    吳中元擺了擺手,“我不渴,還請長者詳述解惑,這天格九階究竟是怎樣一種情形?”吳中元說到此處,感覺自己問的有些寬泛,於是便具體了一點兒,“晉身天格九階,可是羽化飛升,化作仙人?”

    “何為仙人?”黑衣老者反問。

    吳中元試圖解釋,但此事根本無法解釋,因為這時候沒有道教,也就沒有仙人一說,他無法向黑衣老者解釋仙人是什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