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內陸河流和湖泊不同,海底淤泥很少,踏腳很鬆軟卻不下陷,吳中元站在海底仰頭上望,發現上麵的海水已經合攏了,青龍甲辟水的範圍是九丈方圓,前後左右能辟開九丈,往上也隻能辟開九丈,超過這個範圍,海水就會自動合攏。

    感覺有趣,玩心大起,催動青龍甲,自海底往東疾掠,海裏的地勢其實跟陸地上很相似,也有高低起伏的平原和山嶺。

    不過跑出沒多遠,他就停了下來,不怕事兒也沒必要惹事兒,這麽搞跟哪吒鬧海沒什麽區別,擾亂人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實屬找茬兒。

    此外,青龍甲辟水是要消耗靈氣的,奔跑的速度越快,靈氣消耗的越嚴重,與自陸地上淩空飛渡所消耗的靈氣完全不是一個概念,不是幾倍幾十倍的差別,而是幾百倍的快速消耗,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無疑是因為水的阻力比空氣要大得多,那可是八百倍的差距。

    出水的同時大致估測海水深度,應該在三十丈左右,這個數據跟現代的數據差距也不是很大,四海之中南海最深,以千米計。東海次之,兩百來米。黃海再次之,不過幾十米。最淺是渤海,也就十幾米。

    未知會孳生恐懼,有些人之所以怕黑,隻是因為不知道黑暗裏有什麽,知道海底是什麽情況,吳中元也就坦然了,辨明方向,直線向東。

    禽鳥飛行主要依賴磁場導航,飛的基本上都是直線,所以飛掠之時吳中元也力求飛直線,誤差肯定會有,但能減小還是盡量減小。

    海裏也不是到處都有海鷗,隻要看到大群的海鷗,周圍肯定會有島嶼和礁石,沿途也沒發現太大的島嶼,小島嶼和礁石倒是見到幾個,環境跟現代差不多,也沒什麽奇特的地方。

    上午巳時,吳中元趕到了目的地,平心而論,他多少有點意外,他沒想到能這麽順利的找到這處島嶼。

    龜島的形狀的確酷似烏龜,所謂酷似就是不是一般的像,島嶼由一大五小六部分組成,有四足,有頭顱,有甲殼,大致估測占地約有兩百畝,算是一個中等大小的島嶼。

    島嶼四周縈繞著濃重的霧氣,類似於煙氣,實際上是有毒的瘴氣,他雖然百毒不侵,卻能感知到毒氣的存在,這種瘴氣是他此前不曾遇到過的,應該是自海底發出的。

    穿過瘴氣,島上的情況一覽無遺,那幾個夷人當年不曾看錯,島上的確有城池存在,位於島嶼的中間區域,不過不是群居的城池,更像是古代的宮殿,之所以說像是因為這些石質建築大部分已經坍塌了,餘下部分也都長滿了厚厚的青苔,已不複原貌。

    島上有很多果樹,栽種的比較規整,人為管理的跡象比較明顯。

    雖然外圍有瘴氣,島上卻沒有。那些果樹之中也不乏特殊品種,這時候已經很冷了,其中一些果樹卻仍然枝葉翠綠,掛結果實。

    夷人形容龜島陰森恐怖有些言過其實了,這裏給人的感覺並不恐怖,也沒有什麽白日鬼哭,這裏的情形給人的感覺隻是破敗和蕭瑟,如同來到一處荒廢已久的垂暮村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