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有深情者,其心必不太壞!張謙恰是如此。

    麵對天地之間孤零零的自己,他莫名的有一種想哭的感覺!

    “大哥,我能為你做什麽呢?”張謙對著遠處黃笑身影消失的地方大聲的狂喊。

    無疑,張謙是一個重感情的男人!麵對自己的父母這樣,麵對自己的未婚妻青馬這樣,對剛剛見幾麵,並且身負滿腔仇恨的黃笑仍然是這樣。

    雖然,張謙身上的缺點不少,但是,優點更多!很多人性的光輝,在他身上都有很好的體現,而且,他一直都在不停的進步。

    今天一點,明天一點,後天一點。

    我們中國的老祖宗留下過一句話:“不怕慢,就怕站。”

    張謙恰恰就做到這一點,他向來不怕自己進步的慢,就怕自己不進步。所以,他近乎每天都在不停的思考,檢討。

    有時候,他的思想,用現在話形容,那就是“很另類”!

    但是,睿智的人會發現,那隻是因為他思考事情的角度與一般人不同而已。

    比如,或許,別人會經常以利益的大小或者多少,來評判一個人,一件事的好壞優劣,而張謙恰恰相反!

    他經常是以人情的大小多少,來判斷人的好壞,事情的優劣。

    很多朋友都知道一個道理,那就是,凡事沒有絕對的錯,也沒有絕對的對,主要是看你以什麽樣的角度去看這件事情的,這個角度的對,換一個角度可能就不一樣了。

    張謙的這件事,也是一樣!

    很多時候,他與紀文,蕭紅意見的不同,甚至,他與未婚妻青馬意見不同的起因,其實,就是因為他們看事情的角度不同而已。

    人們無法評定一個人的好壞,就像清水洗不走天空的色彩一樣!

    事實上,一個人的好壞是不會因為別人的評論而發生任何實質上的變化的。

    他好,就是好,壞就是壞,豈是因為你說他一句,評論他一句,事實就發生變化了?

    就像佛經上說的一樣:“相由心生。”

    相,就是觀念,現象,也就是一種比較虛無的東西。

    一切都是一種假象,人們對別人的評論更是一種假象!好人,也可能被評論成壞人,壞人,偽君子,也很有可能被評論成好人。

    不論別人怎麽說,事實一直就是那樣。

    你來了,他也不曾走;

    你走了,他也不曾來。

    你看他,他在那裏,你不看他,他還是在那裏,難道就因為你不看他,那他就一定會消失嗎?

    天地之間呐喊的回音聲還沒有消失,而張謙已經回到了商武盟為最底層會眾安排的那一片隱秘在民舍群裏住所,心情並沒有因為得到了威龍堡罕世不傳絕學而變得輕鬆,相反,反而變得特別的沉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