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武盟高層們之所以把“石破天驚”這個任務的主角兒放在張謙身上的主要原因,確實主要來自於素有商武盟“千裏眼”和“順風耳”之稱的“鳳眼堂”身上。

    正是由於來自鳳眼堂的大量有關商武盟各部眾的情報信息,才導致張謙這小子的形象和地位在商武盟高層心裏越來越高,越來越重!

    因為,這小子表現太突出了,隻是周圍的人沒有細心觀察到而已。

    別人早退,他早來,而且往往都是第一個來;別人唯恐避晚班而不及呢,他卻幾乎天天值晚班;別人能不幹的活兒就不幹,甚至連自己職司內的事兒都懶得幹,恐怖點兒的,竟然連洗臉水都懶得打,而他幾乎不論什麽都幹,分內分外都不問,別人讓他幹,他就幹,毫無怨言;這樣突出的表現,哪個領導能不愛能不喜歡呢?

    每一位稱職的領導,最愛最喜歡的就是那些心甘情願為集體付出,無怨無悔的人,不論那人資質如何平庸,頭腦如何簡單。況且,張謙還是一個能力極不平庸,頭腦極不簡單的人,這樣的“員工”,誰不愛?

    所以,當商武盟高層下令對本盟所有在職人員的一切言行舉止一律暗中調查後,張謙的各種近乎“另類”的出彩表現,源源不斷的傳到那四人,尤其是總護法江城武祖的耳朵裏,並得到他們的高度評價和認可,在他們心中的地位也隨之直線攀升,最終在近三個月的暗中調查,超過三輪的審核,商議和討論下,最終把張謙這傻小子也納入了參賽者名單之列。

    對於張謙參賽名額的納選,商武高層也是經過經過極其慎重的考慮得,一是要確查張謙是否真的如此優秀,二是要確定依他現在的身手,是否真能一舉奪魁,否則一旦有失,那就意味著這次的“石破天驚計劃”宣告失敗,至少也是效果大減,那是四人絕對不願看到的,三是,張謙此人是否值得信賴和長期倚重,對盟會的忠心是否夠深,夠勞,為盟會是否願意犧牲一切。

    所以考慮到這種種因素,商武高層經過相當複雜的分析和考慮後,最終竟然真的把張謙這個閃電堂新入門的無名小卒,次等下人,納入了參賽者名單之中,並在晨會宣布上,初步取得了“石破天驚”,震撼人心的效果!

    漫步在大街小巷,心事重重的張謙,在對各種隱藏在暗中的形式和“暗流”做了初步的猜想和摸索之後,認為,隻要自己妥善抓住,善於利用這次參賽的名額,這無疑對自己是一個極好,甚至極其有利的機會和機遇,絕對能讓自己的各種計劃,提前實行,甚至超額完成!

    事實也真的就像張謙所分析的那樣,一步一步向前發展著,並最終達成了各方都想得到的結果。

    看來,上蒼對我們所有人還是萬分的珍惜和喜歡的,他並沒有視我們如草芥,以我們為“芻狗”。

    老子《道德經》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