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說定了要去博榮家過年,荷花就開始準備收拾東西,自家穿戴的倒還不是最要緊,因為這邊的縣城裏著實買不到什麽上好的東西,荷花決定裏麵換洗的衣裳,其餘的就寫信讓小秀在那邊幫齊錦棠和自己定做,到時候穿一身兒去,其餘的就也直接可以穿了。

    最要緊的是準備給孫建羽夫妻還有博榮兩口子的年禮,還有幾個孩子,而且聽齊錦棠說,孫建羽的妻子如今也已經有孕在身,荷花打算把給孩子的東西也一起準備出來,這樣去了看情況,要麽直接給了,要麽就留在小秀處收著,等孩子出生讓小秀幫著一起送去,也免得到時候再報信送禮的耽擱時日。

    齊錦棠這幾日也忙碌了起來,城裏各處的過冬過年準備,尤其是今年城裏集中建了一個收容處,把平時在街上的流浪漢或者是孤寡人員都安置到了一起,縣衙出了兩個人,在那些人中又選了還算老實本分的,用朝廷撥下來的救濟銀錢買了柴米,集中在一起過冬。

    這個主意其實是荷花想出來的,但是她又不想對齊錦棠的工作插手太多,便把之前看過的一個寫京城慈濟院的文章擺在了桌上,齊錦棠在房裏寫家書的時候便正好瞧見。

    齊錦棠有了主意先去找兩個師爺商議,兩個師爺都覺得法子不錯,這樣一來便解決了平素按照舊例把銀子分派下去,但是有些人根本不會利用,拿到銀子就大吃大喝,最後到了年跟下又沒錢過年,每年都有凍死餓死的。

    齊錦棠得了師爺的肯定,便在衙門裏跟其他人提了這個想法,果然得到了所有人的點頭讚同,雖說其中的確有人懷著接濟百姓的心思,但是不得不說,往年這樣的事情出了之後,若是背人處瞧瞧死了,巡捕先瞧見拖出去埋了倒也罷了,但若是死在大街上,被百姓都看個正著,便也不能隱瞞不報,難免就會影響當地官員的考績。

    而現在這個法子,一來隻要控製好了其實是比往年節省銀子的,二來又不用這些當官的自己去動手,隻要交給下麵的差役看著就好了,自然都覺得便利。

    於是,沒多久就張羅修葺了一座荒廟,正殿放著不用,左右偏殿都改作了住處,男女分開安置。

    齊錦棠最不放心的也就是這裏,走前特意來交代了每晚小心燈燭火盆,平時不可尋釁滋事等等,把衙門裏的差役排了班次,每日都有人來看著,又查看都買齊了過年的米麵吃食,叮囑了留在當地過年的幾個官員多多費心,又托付了兩個師爺,這才稍稍放心。

    荷花這邊的東西已經收拾的差不多了,雖說是一減再減地拿東西,卻也還是裝了兩大箱子,荷花隻好安慰自己,齊錦棠畢竟也是個知縣老爺,出門若是沒這麽些東西,也未免太過寒酸了。

    東西收拾好了閑下來她才察覺到,家裏除了苗兒以外的幾個丫頭,最近都有意無意地在她麵前獻殷勤,她開始還以為是為了過年的紅包,後來晚上聽齊錦棠問起去都帶哪些人,這才明白過來那幾個小丫頭片子的心思。

    不過帶什麽人她也著實有些糾結,盤算了一下,丫頭打算帶著苗兒和白芷,然後帶洪民兩口子,齊錦棠身邊的就帶馬超一起去。

    這樣馬勇兩口子在家照看,洪家有洪元在,好歹都算是有個年長的照看,過得去年。讓小真在自己屋裏照看。

    第二天一大早,荷花趁著人差不多都在,便把帶什麽人去都說了清楚,白芷聽了這話自然是滿心歡喜,洪民兩口子也很是高興,苗兒也不知道是不往心裏去還是覺得肯定會帶著她,左右都沒什麽表情,依舊是做自己手頭的活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