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飯的時候,荷花忽然想起來問:“我之前還不覺得,這兩日突然覺得咱家的下人是不是少了點兒,別的不說,光是到前麵找你傳個話遞個消息都不方便,苗兒和小真都是我貼身的人,總出去拋頭露麵的,別人少不得要非議。”

    “放心吧,之前爹卸任回鄉的時候,還有兩房家人留在南邊兒,路上我就著人送信過去了,咱們坐船走得快了些,他們這幾日也就該到了,人來了直接讓他們去給你磕頭,派什麽差事你斟酌著就是,用不著與我商議。”齊錦棠一邊喝粥一邊道,“今早的粥很是清爽。”

    苗兒聞言忙又盛了半碗,用勺子慢慢攪著,笑著對齊錦棠道:“這粥是用了嫩荷葉煮水然後又熬成的,都是奶奶心思巧,才能想出這樣的妙方兒。”

    “你這兩個丫頭可真是沒挑錯了,成日裏隻把誇你掛在嘴邊,怕我不知道你好不成?”齊錦棠聽了苗兒的話取笑荷花道。

    “那也得我本來就好,她們兩個才有得誇。”荷花也覺得今日的粥對胃口,其實她不過就提出個想法,至於采荷葉、煮水、熬粥什麽的都是別人去做,但也覺得很得意似的,好不客氣地把讚美照單全收。

    果然,齊錦棠這話說了沒兩日,荷花正在家指揮苗兒和小真一起準備月餅餡兒,子華突然從前麵過來,說是留在南邊兒的兩房下人到了,爺讓領來給奶奶磕頭。

    荷花回屋換了衣裳,到正廳坐了才叫帶人進來,隻見十幾口子人就呼啦擁進來,進屋也都不看主位上坐的是誰,就都跪下磕頭道:“見過奶奶!”

    “都起來吧!”荷花掃了一眼,見雖然這麽多人一起進來,但是站得還算有規矩,兩個四十上下的漢子站在最前麵,後麵是兩個打扮幹練的婦人,再後頭跟著幾個年紀大小不一的少年男女。

    子華知道荷花都不認識,也早得了齊錦棠的吩咐,給荷花介紹道:“奶奶,站在東邊兒的這個叫馬勇,是咱家的老人兒,幾輩子跟著齊家做事,後頭的是他屋裏的,您就叫她馬勇家的就是,他家三個孩子,兒子馬超今年十三,下麵兩個都是女兒,大的十四,小的才六歲。”

    他每說一個人,那人就趕緊給荷花再行個禮方便她認人。

    “站在西邊這家,男人叫洪民,是老爺在南邊兒做官的時候新收的下人,老家就是南方的,對這邊的事兒都門兒清,後麵這個是他婆娘黃氏。他家大兒子洪元今年二十出頭,已經娶妻生子,剛被爺留下在前麵辦事兒,等得空再來給奶奶磕頭。那個年輕的小媳婦是他婆娘文氏,抱著的就是他兒子,剛滿周歲還不大會說話。大女兒今年十二,底下兩個女兒是雙生子,今年八歲,還當不得差。”

    荷花強記了眾人的名字和模樣,然後才開口道:“我剛過門不久,與公婆也未相處時候太久,就跟著爺到任上來了,所以對齊家有什麽規矩也不甚清楚,但如今在任上,內裏是我管著,就得按著我的規矩來。跟過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個極好相與的人,隻要規規矩矩聽差辦事,大家自然兩相無事。隻不過,爺如今是知縣老爺,不比以前在進學的時候了,你們一舉一動都關係爺的臉麵和風評,所以言行舉止都要謹慎,莫要給爺丟人,不然我也保不住你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