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林氏經常給人接生洗三兒,對這套程序自然是不陌生的,祝大姐的東西也早早備的齊整,什麽新梳子、新籠子、豬胰皂團、新毛巾、銅茶盤、挑臍簪子、圍盆布、缸爐、小米兒、金銀錁子、鎖頭、秤坨、小鏡子、牙刷子、刮舌子、青布尖兒、青茶葉、大蔥、艾葉球兒、烘籠兒、香燭、生熟雞蛋、棒槌等物。枝兒已經熬好了槐條蒲艾水,裏麵撒了染紅的桂元、荔枝、生花生、栗子這些對應著吉利話的事物。

    祝家在村兒裏的人緣不錯,加上這是傅先生得子的大喜事兒,村裏和附近在齊家村學堂念書孩子的家裏人,全都或多或少的帶著禮物來參加洗三兒,屋前的小院幾乎被擠滿了人。

    親戚們多是帶著小孩子用的被褥、衣物鞋襪之類做禮,一般的鄰裏相識,便是帶點兒雞蛋、紅糖、油糕之類,洗三兒時候的主食必是麵條,不過祝大姐還是多置辦了幾個酒菜招待客人。

    吃過洗三麵之後,作為收生姥姥的魏林氏,把一十三位神像供在產房外的屋裏,在祝大姐的炕頭供了炕公、炕母,因著傅先生父母早就過世,所以隻有收生婆婆上前上香叩頭,所有應用的物件兒都擺在了炕上,抱來了孩兒,親朋好友開始根據尊卑長幼往裏麵添一勺清水,之後再放物件兒添盆,自家的長輩自然是丟一些銅板銀角子之類,平輩或是晚輩,便從一旁的笸籮裏抓一把棗、栗子、花生之類的丟進盆裏,收生姥姥用棒槌朝一個方向攪動著盆裏的水,一些想求子或是還沒生孩子的婦人,都湊上前去抓裏麵立起來的大棗或者栗子花生吃,以求沾沾喜氣兒,明年能如願地得個大胖小子。

    隨後的進程魏林氏都十分熟悉,洗頭洗腳洗蛋溝洗腋下,孩兒被擾得哇哇大哭,大家全都道:“響盆兒,響盆兒了!”然後用雞蛋滾了臉頰,拿蔥打了身上,用秤砣比劃了頭腳,再拿家人準備的金銀錁子、鎖片銀牌之類的,塞在腋下和包裹裏,最後把娘娘碼兒、敬神錢糧連同香根一起請下條案,拿到院子裏的樹下燒了。魏林氏用銅筷子夾著炕公、炕母的神碼邊燒邊說:“炕公、炕母本姓李,大人孩子交給你;多送男,少送女。”最後把灰用紅紙包好,壓在炕席底下,保佑大人孩子平平安安。

    洗三都結束之後,魏林氏抱著孩子讓傅先生給取個名字,傅先生客氣地謙讓道:“還是讓長輩來起名才好。”

    祝老爺子嗬嗬笑著擺手道:“這是你們傅家的血脈,自然是你給取名,這可不能跟我家這邊論輩分。”

    楊氏又趕緊道:“小孩子家家的,莫要取金貴的名字,起個小名兒大家先叫著,以後開蒙的時候再起個正式的便是。”

    傅先生尋思著家裏有了個留哥兒,小兒子算是老來得子,是個姍姍來遲的哥兒,便喚作了遲哥兒,大家自然也都讚同。

    因為這回祝大姐生產的時候有些凶險,全賴著魏林氏才得以母子平安,所以祝家給收生姥姥的添盆兒都添得十分豐厚,連著供著的雞蛋、喜果兒、油糕之類的,一股腦地都包了給她拿去,把個魏林氏倒弄得十分不好意思,連聲地說太過客套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