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輪就是個篩子,會將所有不符合要求或者學問不及格的人刷掉。而剩下的人,則全部都會被視作官員。

    這第一輪下來的其實可以比作原來的秀才,隻是比之秀才,這一輪的勝利者可就要好太多了,畢竟,縱然考上秀才,也是無官可做,但漢國這次科舉,隻要過得第一輪,便有官可做,雖然,可能僅僅隻是從九品的司吏,芝麻綠豆大的官。

    第一輪過了既然都是官員,那第二輪要考的,自然就是各種為官的基本技能和對各類常識的了解。當然,依然不會太過於艱深。

    但基本的法律條文和漢律的立法原則與判定標準,卻依然是必考的。漢國現在沿用的是宋朝的法律(同金國一樣,隻是剔除了某些糟粕)。

    不然,你下去當官了,卻連律法都不懂,更不懂判定,那丟人的肯定是漢國官府啊!

    另外,其他數學能力、運算能力以及基本的常識問題,度量衡之間的差異,國家時政要聞、下局勢變化,都是要考的。而這些考試,被分作四場,分別考數學、刑名施政、時政下以及最後一場的案例分析。

    綜合得分最高的那一批人將進入第三輪。能進入第三輪的,都是絕對的佼佼者,也必然是通過了第二輪篩選的精英。他們的綜合能力必定強於其他競爭者。

    為了吸引真正的大賢,過得第三輪的人甚至有機會直接成為尚書一級的高官。

    這套體係,是否是非常熟悉,分明有著現代公務員考試的影子,隻是為了迎合古代社會,另加了第二輪第三輪而已。

    寧誌明回想著顧源定下的體係,心中暗自佩服,嘴上卻道:“就算你這新的科舉形式不會讓人反對,但這考題實在是……!”寧誌明搖頭,“尤其是其中還有數學,現在的讀書人有幾個能懂《九章算術》的?”

    顧源笑道:“隻要我們亮出標準,讀書人總會適應的,更何況,若真的隻是招收一堆書呆子,整之乎者也的我還不樂意呢,至於考題,五花八門曆史風俗人物百態經史子集全都有,自然是因為我們科舉最高成績的有機會一步尚書啊!若是考題不難,如何顯得尚書之尊貴!”

    看著寧誌明仍舊忐忑不安,顧源笑道:“你就盡管先放出消息,就為了求得真正的大賢,這次科舉即是艱難,非真正博讀經典、精通百家、聰慧過人之輩不可得,如此一來,自然不會有人反對,讀書人的尿性如此,師弟,你還不懂,哈哈哈!”

    “聖上,那你為何如此重視數學?數學可一向被稱之為商賈之學啊!”

    顧源一挑眉,道:“數學啊,這個你先去找安逸清那家夥道道,看看他是怎麽反駁你的!”

    寧誌明哂然一笑,六部之中的戶部都變成了商部,他若去找安逸清“數學是商賈之學”,還不知道怎麽被安逸清掃地出門呢!

    服了寧誌明,看著寧誌明遠去的身影,顧源暗暗在心中回答了寧誌明的那個問題:“數學啊,一切科技進步的基礎,想要攀爬科技樹,沒有數學怎麽成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