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蒙古鐵木真而言,這個冬沒有遭遇可怕的白災,部落之中並沒有太大是損失,隨時可以發兵花剌子模,報仇雪恨。

    對於南宋朝廷而言,冬似乎沒有什麽意義,仍是花酒地,歡歌笑語。

    對於金國而言,雖然有完顏洪烈等一大批人奔走疾呼,陳述漢國之威脅,奈何當皇帝的金宣宗對完顏洪烈這個侄兒可是非常的不信任,更不敢讓他掌握兵權,雖然並未將他的告誡完全置之不理,但也僅僅是加強邊防,並沒有動用舉國之力預備戰爭的爆發。

    ……

    二月初二,漢國境內開始頻繁的調動兵馬,對外的是進行駐地的交換,實質上卻將大批官兵物資悄然運至陝西東南部丹鳳、山西晉城、山西運城之內。

    二月初七,顧源指示商部尚書安逸清召集漢國境內大商會進行閉門商談,在不知道付出什麽代價之下,各地商會開始前所未有的高效運轉起來,運糧運兵,刺探情報,散播留言。

    二月十五,全真掌教馬鈺秘密會見顧源,兩人談了什麽不得而知,之後,馬鈺率領全真七子宣布閉關,全真大事務交給趙誌敬、尹誌平二人管轄,當其時,趙誌敬已然身在顧源軍中。

    二月十八,顧源秘密會見江湖勢力,全真教、丐幫、五台山、少林寺各有動作。

    全真教、五台山各有一批道人僧人進入顧源軍中,短暫的培訓之後,這些人都是最好的心理醫生,戰場之上,最能安撫人心的永遠是宗教。

    少林四恒字輩四位高僧以恒思為首聽命於顧源帳下,這四人都是當世一流高手,四人聯手,縱然五絕也不能悄無聲息的闖入顧源帳中。

    二月二十五,在丐幫和商會的努力下,整個金國境內突然爆發式的傳開兩句諺語,一句是“意所囑,大漢三興”,另一句則是“章宣交替,永存社稷”。

    兩句諺語各有所指,“意所囑,大漢三興”這句的很是透徹,就是在為漢國造勢,勾動金國強權下蠢蠢欲動的貧民百姓。“章宣交替,永存社稷”更是幾乎赤裸裸的揭開了金國朝堂上的傷疤,無疑是希望金宣宗將皇位傳於完顏洪烈這個侄子而不是自己的兒子。

    一時間,整個金國沸沸揚揚,據聞,金宣宗聽聞這兩句諺語後,很是發了一番脾氣,恰逢有禦史彈劾趙王世子調戲民女,金宣宗以管教不嚴之罪勒令完顏洪烈閉門思過,一時間,金國朝堂上雞飛狗跳。

    趙王府內,一臉疲憊的完顏洪烈對著楊康道,“康兒,春還是來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