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那也隻是一瞬間的事兒了。

    下一瞬間,靈感的窗戶關閉,隻留下江鼎一臉呆滯——

    “我的晚飯怎麽辦?”

    接下來的時間,江鼎繼續前進,路過了一個又一個市鎮村寨。每到一處,必有故事。

    他曾經單人獨劍,斬殺了作亂的妖獸,保得一地平安。也曾經炸開山口,引下一道渠水,澆灌了萬畝良田。曾經給過迷失旅途的客人一碗水,送過送過貧寒的新嫁娘一件羅衣,甚至曾代替穩婆,接生過一個健康活潑的嬰兒。

    每過一地,他或多或少留下一些痕跡,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有時會受到千恩萬謝,有時會被立下萬家生詞,也有時無人知曉便飄然而去。形形□□,各有不同。變化有千百種,不變的唯有那一句“我本太平道人,要為世間開太平。”

    漸漸地,他淡忘了自己,淡忘了江鼎這個名字,太平道人是他承認的名字,似乎也是他唯一的名字。他忘記了過去,不在乎將來,隻知道行走人家,為太平故,每一日都做的很開心。

    不過,有時他也會想,這樣的旅途會在哪一天結束呢?

    太平道人,為天下開太平,是否隻有天下太平,他才會真正告一段落?後天下之樂而樂,那時才是他快樂的時候?

    然而,他又覺得不會。那柄和他形影不離的劍,每次行完好事都會亮一點兒,漸漸地已經亮起全身,或許等劍刃真正亮的圓滿的時候,就是他看見終點的時候了。

    這一日,他又為一個宅院除妖,將一個被妖精纏得病入膏肓的病人從生死線上拉回來,自然又受到一份感謝。

    正當他要把那句話說出來時,卻有一個老婦上下打量他,道:“這位道長,莫非是太平道人?”

    他大吃一驚,道:“你怎麽知道?”

    那老婦笑道:“老身年輕時候就聽過太平道人的傳說了,早就心中仰慕。不想今日親眼得見,死而無憾了。道長,你上過千廈山沒有?”

    他搖了搖頭,道:“那是什麽?”

    那老婦道:“就在咱們城外百裏,有一座千廈山,據說上麵有一座太平觀,是當初一位太平道君所建,是太平道的源頭。正因為有千廈山在,我們城裏的太平道人傳說很多,各代太平道人行走紅塵,行太平事的故事,小孩子都知道。可惜那千廈山太陡峭,又雲霧繚繞,常人一是上不去,二是上去了,一定會迷失,因此還沒人見過那道觀。道長,你可要去上一炷香?以你的本事,一定可以的。”

    他一時恍惚,種種感概神色浮上,過了一會兒,神色舒緩下來,仿佛有幾分解脫的釋然,

    隻聽嗡的一聲,劍鳴聲響起,他點手抽劍,噌的一聲,白刃出鞘。

    但見劍刃上光華流動,亮如皓月,震顫不已。他將手放開,那長劍浮在空中,調轉方向,劍尖往東方指去。

    他問道:“那邊可是千廈山?”

    老婦被這神跡嚇得不輕,連聲道:“正是,正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