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在此稍坐,老漢這就請我家老爺前來。”

    老叟將兩人帶到大廳,令府中的下人給他們上茶後,便離開了大廳。

    “真人,水慳不明白,我們莫名奇妙跟老漢來此作甚!”水慳連茶都顧不得喝,迫不及待地問。剛才礙於老叟在場,他才一路忍著。

    陶榮喝了口茶,笑道:“既然來了京城,必要體會市井繁華氣息,對於我們來說,這也是一種修行。況且有人拿好吃好喝的招待我們,若是拒絕,豈不是顯得我們不近人情。你不必著急,雖在此間停留,但絲毫不影響我們的要事!”

    來這個世界大半年了,陶榮不是在西岐戰場殺敵,就是在碧遊宮修行。還從未去一座大城見識一下當地的人土風情,今日一路走來,他可謂是收獲良多,同時對帝國目前的狀態了解甚多。

    紂王暴政,影響最大的莫過於朝歌子民,其他地方波及有限,不然隻怕叛亂火苗早就燎原全國了。哪像現在朝廷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專心征討西岐。

    水慳一聽,頓時心定了幾分,他想早日辦完陶榮口中所說的大事,然後跟陶榮一起奔赴西岐戰場。作為應龍的後代,他骨子裏有著極強的好戰細胞,一想到有機會跟人類的修行者交手,他渾身熱血沸騰。

    “讓兩位久等了。”

    這時,一名衣著華貴的中年人跨門檻而入。說話的功夫,他淡淡看了陶榮一眼,徑自道:“年輕人,聽福伯說你出言不凡,我很好奇,想聽你說說如今的天下大勢。”

    陶榮笑道:“大勢在西岐而不在商,其他三大諸侯雖雄兵在握,奈何他們誌大才疏,將來隻會為他人做嫁衣!”

    箕子聞言大驚,他剛才聽了老叟的轉述後,隻覺得陶榮此人雖明大勢,但言語狂妄,無君無主。這種人即便有經天緯地之才,也難在朝堂施展報複,畢竟一個人的崛起之路,才華固然要有,但更重要的為人處事。

    他來隻是想見識一下,然後將人打發走。自從比幹被妲己害死後,箕子對紂王心灰意冷,他想學商容歸於鄉野,可又放心不下祖宗留下的基業,所以一直處於糾結之中。

    剛才隻是隨口一試,但萬萬沒想到陶榮竟一語切中要害,著實讓人大吃一驚。

    重新打量了陶榮一番,箕子歎道:“我大商立國六百餘載,未想傳到紂王手中,才短短十幾年,局勢糜爛於此,實在讓人痛心疾首。”

    陶榮勸道:“太師且寬心,局勢雖爛,但還沒到無可救藥的地步。”陶榮的曆史學的還行,縱觀華夏五千年,有十幾個王朝統治著文明,但要說病入膏肓,縱是白起複生,諸葛武侯再世也救不了的,大概隻有秦和明這兩個朝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