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一怔,不由問:“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伏羲道:“截教敗亡乃是不可逆轉的大勢,你若是跟通天綁在一起,實則自取滅亡。我知道你是不舍你後人的江山被人所取締,但一個王朝興亡交替乃是曆史的發展規律,當年夏桀無道,才有成湯崛起,並取而代之。”

    軒轅哼道:“若是一切遵循曆史的規律,我到沒什麽好說的。可那紂王乃文武全才,他早年執政時,天下太平,萬民安居樂業,帝國在他的領導下,國力蒸蒸日上。可那女媧就因紂王提了一首豔詩,惱羞成怒,派了九尾狐去斷送成湯江山,導致好好的一個國家被弄的烏煙瘴氣,百姓們更是處在水深火熱中,這一切究竟是誰的錯?”

    “當年若非女媧采石補青天,人類隻怕早在戰火中滅亡了。她有此聖德,紂王非但不敬重,居然提詩輕薄她,難道不該受罰麽。”

    “該,可這是紂王一人過錯,與他人有何關係,哪道就是因為他們是大商的子民,就要為此付出代價。隻為一己之怒,導致戰火四起,死傷無數,這便是聖人所為。”

    伏羲一怔,隨即道:“三弟,聖人做事自有其計較,你莫要在此強詞奪理。這一切雖說跟女媧她有些幹係,但紂王若果真是賢德君王,又怎會被區區一小妖所迷惑。”

    軒轅縱聲狂笑,笑聲在山腰之間激起陣陣回聲,驚得鳥兒紛紛離巢。見伏羲一臉怒意的看著自己,軒轅止住笑意,便道:“這便是聖人的高明之處,用外界之力強行將一個人的惡念釣出來,並加以放大,讓紂王犯下十惡不赦的大罪,這時便能打出替天行道的名號,好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伏羲一臉怒色,喝道:“三弟,我再問你最後一次,你是不是鐵了心要背叛我們兄弟之間的感情!”

    元始派白鶴童子來告訴自己時,伏羲還不相信,這個三弟一向以自己為主,怎麽可能私自去跟通天結盟,這中間肯定是有什麽誤會。

    軒轅聞言,冷笑道:“說背叛就有點嚴重了,頂多算道不同不相為謀。既然大家都將話說清楚了,那在下便與兩位道兄就此別過,告辭!”

    說著他轉身回洞收拾東西,在火雲洞住了千載,他所有的家當都放置在洞內。

    見伏羲一臉陰沉,神農道:“皇兄,現在該怎麽辦。”火雲洞代表著一方勢力,軒轅脫離兩人自立門戶,這讓別人如何看待洞主伏羲,他這個聖人的麵子定會因這事大受影響。

    伏羲將雙手扶在臘梅上,眼中閃過一絲黯然,輕歎道:“要走的人留不住,他心都不在這兒,就算強行留下又有什麽意思呢。不過,他遲早要為今日的決定後悔的。”

    伏羲做夢也沒想到,闡截之爭會波及到火雲洞,天數果然深不可測,除非達到鴻鈞那種境界,否則終究無法掌握其運行規律。

    神農望著崖對麵的風景,沉吟不語,想當年三皇何等威風,如今卻落得個分家的局麵,可悲,可歎!

    軒轅收拾好家當,出洞後看了兩位道兄一眼,眼神中露出幾分不舍,隨即長歎一聲,駕雲離去。在火雲洞住了千餘載,他一直過著仰人鼻息的日子,如今瀟灑離去,他感覺整個人輕鬆了一截,心情不禁大好。

    畢竟他是一個幹大事的人,要不然當年也不會打敗實力強大的蚩尤,這些年處處被伏羲壓製著,他感覺自己的野心逐漸磨滅,為了改變這樣的處境,隻能脫離火雲洞。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