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鋼針,明又亮,賽過羅成一杆槍。納鞋底,綴鞋幫,還能繡花補衣裳……”

    老天津賣針線的有幾種形式,其一貨郎擔,其二是專賣鋼針的小販,其三是坐商店鋪。

    過去,賣針線的商販背著小木箱或者挑著兩頭是提匣的貨郎擔,裏邊裝著各色絲線及各號縫衣針、各種絲線、棉線、木尺、皮尺、頂針、大小剪子、劃粉等小商品。小販手裏搖晃貨郎鼓,吸引顧客。貨郎鼓上有一個鐵圈,圈中安著個小雲鑼兒,鐵圈左右係著小錘兒,貨郎搖動的時候。鑼鼓齊鳴,聲音動聽,這貨郎鼓是中國傳統挑擔子賣針線、小百貨的響器,很多地方的小商販都使用。

    老年間,製造縫紉所用的鋼針,是一個特別的行當,也是一種特別的技術。天津最早的鋼針都是從廣東來的。我們大家都知道天津的大胡同、估衣街是小商品批發的集散地,曆史上也是如此。過去,在估衣街對麵有一條繁華的竹竿巷,竹竿巷的西頭是一條叫針市街的街道。針市街的形成說起來真的跟買針線有關係。最早,製作縫衣針的關鍵技術是針孔,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針鼻兒”或“針眼兒”,當時隻有廣東的工匠可以用手工製作,由於北大關附近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所以廣東商人在此地建立針線商行,然後分銷到華北各地,一來二去這裏就成為了針市街。

    後來,隨著南北交流,北方工匠也逐步引進了製作鋼針的技術,與我們百裏之遙的北京,這種作坊就很多,天津在南馬路和河北大街也有幾家作坊。但自打“洋針”引進天津後,這些本小利薄的小作坊,就自然而然地被淘汰了。即便在取消租界、洋行後,天津所用的鋼針也大多是外地商人販運到本地銷售。

    過去,在天津的廟會、集市、乃至街頭巷尾,都有一些擺攤出售鋼針的小販,一般是外地人。他們挎著一個帆布褡褳,後來還見過背著草綠色帆布挎包的。這些小販“缸口”(口才)特別好,嘴裏不停念叨著他的鋼針,並且觸景生情,現編現唱。一邊唱,還一邊表演,南市夜市中有個商販,做起買賣來特有意思。

    賣針的小攤前,看熱鬧的人裏三層外三層,前邊的人蹲著,中間的人站著,後邊的人踮著腳尖抻著脖子往裏看。隻見賣鋼針的人用鉗子夾住一根鋼針的針肚,往身前的木匣的蓋子猛地一紮,針紮進了木板裏,然後連續撥動3下,鋼針發出“蹦、蹦、蹦”的顫音,他一邊紮一邊吆喝,還帶點評劇味兒“小鋼針,明又亮,賽過羅成一杆槍。納鞋底,綴鞋幫,還能繡花補衣裳……”這時有人掏錢買針,隻見賣針人把錢一抓,隨即遞給買針人一包針,唱道“你願買,我願賣.鋼針賤賣換錢來。”接著又唱“送你大鋼針一根,還搭上兩個小鋼針,隻要你老不嫌多.再贈繡花細針三四枚。”他這一送一搭一贈,圍觀的人紛紛掏錢,爭相購買起來。

    過去,在天津的繁華之地小白樓,有個獨特的小商店“天香室”,經理曹天佑是上海人,這個商店以經營針頭線腦(小百貨)馳名於天津衛。說實話,過去開門臉兒的座商幹針線買賣的,還真是少有。天香室所賣鋼針全部從德國商人的“世昌洋行”進口。所經營的棉線有論卦的“縫衣線”和論軸兒的蠟光線。當時,小白樓地區製做中西服裝的裁縫和成衣鋪很多。天津匠人有句老話“三分手藝七分家夥”,要想把服裝做好,一定得用好針線。所以,天津大多數成衣匠都到天香室購買針線,天香室一直經營了近40年,久盛不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