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理——籠屜,有——舊籠屜我修理”

過去家庭蒸麵食都使用籠屜。籠屜是木製炊具,分屜與帽兩部分。籠屜用柳木薄板做成羅圈,蓖子一條一條用窄竹片做成,與蓖子垂直是兩條龍骨,大籠屜探出兩頭成為把柄。捆綁龍骨和竹片的是藤條皮“繩子”。由於木籠屜易損毀,所以就有人以修理籠屜作為生計。

修理籠屜的是手藝人,工具主要憑一把手拉鑽,鑽杆纏著一根窄長的牛皮條,兩端固定在拉把左右兩端。來回拖動,皮條就帶動鑽杆轉動,鑽杆下端的鑽頭也飛快轉動,在羅圈上打好需要的眼兒,穿入藤子皮兒就可起到固定作用,就好像婦女們縫衣服一樣。當年籠屜、菜板、麵板等炊具,都取自大自然,比起今天的鋁合金不鏽鋼材質的高壓鍋、電飯煲,前輩們的創造確實是很實用,也很環保。

早先,天津地界也使用藤製品,比如藤床、藤椅、藤花架、藤書架等等,最常見的是一種南方運來的四輪兒童車,是用木頭棍兒和藤條編製,並且全部用藤皮纏繞。有些人家的藤製品需要修理,也來找修籠屜的工匠,於是,工匠就添加了新項目,吆喝時就喊成“修理籠屜——藤——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