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氏聽了他的話,放下手中的針線活,一臉嚴肅地說:“壘命不可違!既然食君之祿,就要報君之恩。男子漢大丈夫,豈能因為兒女私情,而廢了君臣大義!你放心去吧,家裏有娘頂著呢!”

    母親的話,固然沒錯,出征淮南無法推托,可他又實在牽掛臥病的愛妻。他隻能在心裏祈禱,願上蒼垂顧,保佑綺雲渡過危難,早日康複。

    北漢主劉崇因高平之敗,心中悔恨,憂憤成疾,於954年冬天吐血而亡。其子劉承鈞被遼國冊封為新漢主,稱之為兒皇帝。劉承鈞易名為劉鈞,為了求得遼國軍事上的支持,竟也心甘情願步石敬瑭的後塵,做了這個屈辱的兒皇帝。

    劉鈞報仇心切,剛剛繼位,便向遼國乞師,進攻潞州,被李筠擊敗。第二年春天,他又屢屢派兵,騷擾深州、冀州。郭榮遣曹州節度使韓通率兵清剿,大破漢遼聯軍,並疏通深、翼二州交界處的葫蘆河,沿河築起土牆,使北漢軍隊無法逾越,這樣,北境才稍稍得以安寧。

    周主郭榮雄才大略,早就對風光秀麗、物產豐饒的江南起了吞並之心。趁著現在北漢無事,他便決定暫時停止對西蜀的軍事行動,而將矛頭直指南唐。

    郭榮委任宰相李穀為淮南道前軍行營都部署,許州節度使王彥超為副,統率韓令坤、慕容延釗等十二員大將,率領八萬精銳人馬,向南唐進發。

    此時,南唐主李璟,卻正在自己的後富禦花園裏,與寵臣馮延巳一邊品嚐佳釀,一邊作曲填詞,數十名娉婷婀娜的宮女,正隨著美妙的音樂翩翩起舞。

    雖然已是晚秋時節,江南依然芳草青青,綠水淙淙,正如晚唐風流才子杜牧所言:“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李璟神清氣爽地斜躺在軟椅上,神色雍容雅致,左手持杯。右手擊節,興致勃勃地對馮延巳道:“馮愛卿,風景如此,你我君臣二人,何不即興填詞一首,也不辜負了這大好秋光!”

    李璟令內侍取來紙筆,略加思索,一揮而就,遞給馮延巳。原來是一首《攤破浣溪沙》: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無限恨,倚欄杆。馮延巳連聲稱讚:“好詞,好詞!”李璟微微一笑道:“我記得馮愛卿有一首《謁金門》流傳甚廣,裏麵有一句‘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那是神來之筆啊!隻是這吹皺一池春水,幹卿何事?”

    馮延巳輕步上前,微微躬身,道:“未若陛下‘小樓吹徹玉笙寒’。”說罷,君臣二人哈哈大笑。馮延已是李璟少年時代在廬山草堂讀書時的夥伴,此人精通音律,善於填詞作曲,深得李璟寵愛。李璟即位稱帝,馮延巳自然也就是宰相了。

    “啟奏陛下,壽州節度使劉仁贍求見。”正在這時,內侍悄然走上來,輕聲稟報。

    “什麽事啊?”李璟有點惱怒,皺了皺眉頭。

    “劉將軍說,有緊急軍情稟報陛下。”

    “傳他進來。”李璟極不耐煩地衝樂師、歌女揮一揮手,示意他們退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