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公主很苦惱地說,“好難背啊。我背了一天,似乎記住了,但睡了一覺後起來,發現那《嶽陽樓記》我腦子裏隻得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醉翁亭記》更慘,隻記得太守樂來樂去,為什麽樂卻怎麽都想不起來了……爹爹還要我明日背給他聽,怎麽辦?我好想撞牆呀!”

    張承照躬身傾聽,不住做同情狀,但隨後說出來的話對公主來說簡直像是威脅:“公主多保重,背書也不能累著,否則明天怎麽繼續背《滄浪亭記》呢?”

    公主大驚:“還要背《滄浪亭記》?”

    張承照道:“不錯,臣琢磨出官家給公主背誦的文章是怎麽選的了。”

    公主忙追問:“那是怎麽選的?”

    張承照一指朝報上王拱辰的名字:“這王拱辰害了誰,官家就讓你背誰的文章。”

    公主愕然。張承照又繼續解釋:“當年王拱辰彈劾範仲淹的朋友滕宗諒,說他貪汙公使錢,令他謫守巴陵郡,折騰來折騰去,最後把範仲淹也貶到鄧州去了。第二年滕宗諒修好嶽陽樓,便特意請範仲淹寫了《嶽陽樓記》。然後王拱辰又指使下屬和朋黨彈劾歐陽修,一次沒參倒,又來第二次,終於把他貶到滁州去了,結果歐陽修在那裏寫下了《醉翁亭記》……所以接下來,官家一定會讓公主背《滄浪亭記》,因為蘇舜欽跑到蘇州去寫這篇文章,也全拜王拱辰所賜。”

    公主聽了,一聲歎息:“這王拱辰真討厭。”

    張承照立即點頭應道:“確實討厭。若他沒鼓搗出這麽多事,公主現在哪還需要背這些文章呢?所以公主應該清楚他是好官還是壞官了吧?”

    公主笑道:“害我背這麽多文章,當然是壞官了!”

    這理由聽得我忍不住笑,但還是向公主說明:“公主,大臣的好壞不能用讓你背書的多少來區別,人之善惡也不是僅以一兩事就可以判定的。何況惡人一生中可能會做幾件好事,而好人這輩子也難保不會做出一點傷害到別人的糊塗事。王拱辰勤學、誠信,這些都是他的長處,以前曾有一些為人稱道的政績,請辭狀元和引皇帝袍裾進諫甚至已傳為佳話,但後來對新派大臣的攻擊,尤其是進奏院一事他做得過分,既屬朋黨之爭,也是為泄私憤,害了大批館閣名士,現在和將來,都會有很多人因此罵他。”

    公主好奇地問我:“時不時地聽人說起進奏院之事,但我一直不知道那究竟是怎麽回事。王拱辰是怎麽害蘇舜欽等人的?”

    “臣以前在前省伺候,常聽文臣議論,這事來龍去脈臣很清楚!”張承照不待我回答,即興高采烈地開口對公主道。

    公主也就吩咐他:“那你說罷。”

    張承照便開始敘述:“當年範相公招引一時才俊之士,聚在館閣……公主知道館閣是做什麽用的麽?”

    公主道:“館閣就是史館、昭文館、集賢院和秘閣,在其中供職的人負責修史、修書和管理書籍文獻等等,有時也會向爹爹講解經義。”

    “不僅如此,”張承照解釋說,“館閣還兼訓生徒,是朝廷儲材擢用之地。任館職的人,往往幾年後即可致身兩製,做知製誥、中書舍人或翰林學士,再往上升,還有可能入二府,做宰相或樞密使。也正因這樣,要入館閣異常艱難。通常是取進士前五名,放到外地先做幾年官,前三名一任回,四五名要經兩任,回到京中,經朝廷重臣薦舉,再由皇帝下旨召試,又考一回,過關了才能入館閣任職。當然,除此外還有歲月酬勞,特恩除職的,但本朝禮眷文士,官家尤其重視科舉,如今非進士出身不能得美職,所以館閣中人也由此分出了等級,進士出身、又經召試的自視甚高,往往比那些特恩除職的狂傲放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