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名列後族,卻毫無驕矜之色,雙目清澈,似眼空四海全無欲。據說今上首次與他交談時發現他喜讀老莊,惟言清靜自然,無為治政,於是今上甚喜,多有賞賜,他亦不驚不喜,隻稽首道謝而已。故今上也常對人讚他,說:“曹郎的好性情、美儀度,將來是可以載入國史的。”

    曹佾剛至而立之年,膝下有二子,長子名評,次子名誘。曹評年方十歲,小小年紀文才武藝已大有乃父之風,愛讀文史書,又寫得一手好字,尤善射,夜間滅燭後挽弓亦能中的,宮中多有耳聞,故苗昭容滿心歡喜,期待擇他為婿。

    這年初夏,十三團練與高姑娘奉旨完婚。既是“官家兒”娶“皇後女”,自然盛況空前,東京臣民湧上街頭,萬人爭睹儀仗行幕。

    次日十三團練攜新婦回宮複麵拜門,宗室外戚亦各攜家眷入賀禁中。皇後坐在後苑水榭中接見戚裏,禦座前垂著珠簾,苗昭容母女列坐於簾後皇後之側。

    因有擇婿一說,我對曹佾父子更為留意。雖然曹佾是皇後親弟,皇後對他卻並無特殊之處,依然是隔著珠簾,二人之間的距離約有二丈開外,說的無非是噓寒問暖的話。皇後問,曹佾在外作答,他意態溫雅,聲音也不大,但吐字清楚,珠簾內外之人皆可聽見。

    曹評與曹誘隨父同來,因二子年幼,皇後便把他們召入簾內,溫言詢問學業之類事,二子從容對答,言談舉止頗有大家氣。苗昭容一直很關注兩位小公子,待皇後問完話後又喚他們至身邊,左右細看,喜上眉梢,命內人取出早已準備好的禮品給他們,但卻被皇後止住。

    皇後微笑道:“他們是小男孩兒,成日裏蹦蹦跳跳的,給他們戴這些金鎖玉墜隻怕會糟蹋了,隨意給他們些糖吃也就罷了。”

    隨即命人奉上給兩位內侄的賞賜——真是糖,兩個乳糖獅子,這禮比給別家孩子的薄了許多。

    昭容又細問二子生辰,見曹評比公主大兩月,便要公主喚他哥哥,公主點頭,喚他“曹哥哥”,曹評當即欠身施禮,口中仍很恭謹地稱她“公主”。公主笑笑,又喚曹誘為“曹弟弟”,曹誘很伶俐地立即稱她為“公主姐姐”。聽者皆笑,氣氛十分融洽,那一刻我本以為,公主的美滿姻緣已由此定下。

    十三團練與高姑娘在前殿拜見今上後過來,皇後留他們在水榭中敘談,見離開宴尚有些時間,而我在周圍內侍中年齡與兩位小公子最接近,便讓我帶他們在苑中遊玩,稍事休息。

    這日後苑射柳、擊鞠、擊丸等場地皆已準備好,以供宗室貴戚遊藝。擊丸場內彩旗飄飄,兩位小公子駐足觀看。我見他們似很感興趣,便叫人取來幾套大小不等的球棒,讓他們各自選了入場擊丸。

    他們先未分組競賽,隻是隨意揮棒擊丸,我默然旁觀,發現他們技藝純熟,顯然是經常玩這遊戲的。過了一會兒,他們漸覺無趣,便問我是否會打,我這兩年來陸續打過多次,說會,他們遂建議我入場與他們分組作戰。我見場中隻有我們三人,便道:“若要比賽,至少還須一人。”

    “我來!”這時忽聽場外有人說,我轉首看去,發現竟是公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