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真真說話時,眉梢總是輕輕揚起,頗有幾分頤指氣使的模樣,可一向對這種大小姐脾氣免疫的孟楷,竟然會覺得虞真真有點兒可愛。“好,我回頭轉告侯爺。”

    畢竟決定權不在孟楷手裏,他也不想幫虞真真開外掛,替她躲開遊戲裏的設定。說到底,孟楷唯一願意做的,就是替她傳遞這些消息。

    不過,這一次孟楷想要破他自己的例。

    三日後,不知道從什麽地方傳出了賢妃代為批閱奏章的消息,朝堂上一陣異議,彈劾賢妃的奏章雪片兒似的飛向紫宸殿的桌案。虞真真一字不漏的將這些奏章讀給了周勵,看著周勵眉頭越鎖越緊,虞真真忙趁熱打鐵地抱怨道:“先是丁才人,後是臣妾,這些大人想來是見不得皇上寵幸後妃了……”

    雖聽虞真真這麽說,周勵仍舊是沉吟不語,虞真真明白見好就收的道理,因而並未再多話,隻是將這些奏章放到一旁,接著打開了新的一本。

    依照習慣,虞真真先看了落款——寧武侯虞義,虞真真眼神一亮,接著將奏章的內容誦讀出來。

    虞義這一回也隨大流表達了對皇帝讓後妃參政的不滿,然而與旁人不同,虞義不僅僅是向皇帝抱怨,他還提出了解決的辦法。

    他建議皇帝挑選一些識字、了解皇帝習慣的內宦來率先閱讀奏章,然後根據奏章內容的輕重緩急分為甲乙丙丁四等,甲等由皇帝來批閱,乙丙兩等由大臣提出各種建議,貼附於奏章上,乙等由皇帝擇一采用,丙等由皇帝的親信內宦來決定,丁等則直接交由內宦處理。

    這樣一來,至關重要的國家大事的決定權仍然掌握在皇帝手中,次一等的卻可以兼聽眾意,這法子既可減少皇帝的負擔,又可以通過皇帝安排的親信內宦來確保皇帝的權威。

    從皇帝的角度看來,內宦不同於大臣,他們沒有家族勢力,除了依附君王的個人喜惡,沒有別的立足之法。這確然是一個改變現狀,可靠而又可行的主意。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