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何言下之意,是西北地區請求國家的財務支援,但這是一筆極大的開支,光建造公共屋舍一項,便要花費大量銀兩。國庫虛實戶部自然理得清明,但就是知曉國家財力,才不敢輕舉妄動,妄下評測。

    這事兒紫月大帝帝也略有耳聞。沉吟半晌,道:“糧食問題,今年秋,不是收了好些糧食?分出三分之一來,給西北度支吧。”

    未等舒何作答,殿前的老臣先發了話:“陛下,陛下不可啊。這國庫存糧,是自古至今的傳統。

    今年確是豐收年,可秋日與天同慶的那幾日,還有使臣進貢,皇上還借了他們糧食萬擔。若是當真拿出大量國庫存糧,萬一以後有個不測,整個國家便會陷入囹圄之中,國家機器也會癱瘓啊。”

    紫月大帝眉頭一皺,不悅道:“這也不可,那也不行。那你們說一說,要寡人到底如何是好!”

    一眾大臣趕忙跪下,歐陽勁鬆道:“還請父皇息怒。”此時,能保持理智和清晰才是最需要的。

    紫月大帝擰著八字眉,悶聲道:“都起來吧!”

    眾臣直了身子,歐陽勁鬆道:“父皇,西北大漠地處偏僻,雖然自然條件確實惡劣,但這其中真假也不是一言以蔽便可的。”眾臣紛紛側目,很快明白了太子話中有話。

    歐陽勁鬆接著道:“西北離臨陽距離是很遠,但民生問題一直是我朝的最大焦點,為何如今才稟報?這其中真實,還需實地考測評量了才行。”

    紫月大帝沒有作聲,不置可否。

    舒何還算理智,也讚同歐陽勁鬆的意見:“皇上,太子說的有理。這百姓有難,國家自然要八方支援。可未查明真相,便盲目給予措施,如此對內地百姓也是極不公平。”

    一些大臣紛紛點頭表示同意,另一些卻麵露難色,有些不同意。朝中一時間分了兩派,但也隻是明著不敢攻擊罷了。兩方心裏都憋了氣,朝堂上一時間氣溫有些低沉。

    紫月大帝也不發一語。見狀,趙明德歪了歪身子,湊到永康帝眼跟前兒,小聲道:“皇上,不然,讓太子說說?”

    永康帝這才想起前些日子堆疊起來的那些奏折,點了點頭,接著看向朝野,道:“眾愛卿稍安勿躁。這關乎民眾的要事,朕自然是會放在第一位的。如此,各位也不要亂了章法,顯得沒了氣度。”

    朝堂上氣氛還是悶悶,紫月大帝說:“太子,稟報稟報吧。”

    歐陽勁鬆自然知道皇帝指什麽。淡定從人群裏站出來,朗聲道:“兒臣在。”接著轉過身,麵對著群臣,把兩日來的上書講了一下,接著做了些許評價。

    紫月大帝微微點著頭,看著歐陽勁鬆頭頭是道地評述政治問題,他越發地覺得,自己做了一個英明神武的決定。

    說到底,全天下也就那麽些事兒。無外乎官司,財政,民生,考試。歐陽勁鬆站了一會兒,將兩日來的政事說了個清明。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