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掙錢不如嫁個好老公

許多女性往往把自己的未來寄希望於找個有錢老公,平時把精力都用在了穿衣打扮和美容上,卻忽視了個人創造、積累財富能力的提高。俗話說,伸手要錢,矮人三分。許多女性凡事都依賴老公,認為養家糊口天經地義是男人的事情,但長此以往,必然會受製於人,女性在家裏的“半邊天”地位也就會發生動搖。所以,作為現代女性,應當依靠為自己充電、掌握理財和生存技能等方式,自尊自強,在立業持家上展現“巾幗不讓須眉”的現代女性風采。

2.理財求穩不看收益

受傳統觀念影響,大多數女性不喜歡冒險,她們的理財渠道多以銀行儲蓄為主。這種理財方式雖然相對穩妥,但由於受物價上漲等因素的影響,存在銀行裏的錢也會貶值。所以在新形勢下,女性們應更新觀念,轉變隻求穩不看收益的傳統理財觀念,積極尋求既相對穩妥、收益又高的多樣化投資渠道,如開放式基金、炒匯、各種債券、集合理財等,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家庭的理財收益。

3.隨大流避免理財損失

許多女性在理財和消費上喜歡隨大流,常常跟隨親朋好友進行相似的投資理財活動。例如,聽別人說參加某某集資收益高,便不顧自己家庭的風險抵禦能力而盲目參加,結果造成了家庭資產流失,影響了生活質量和夫妻感情;有的女性見別人都給孩子買鋼琴或讓孩子參加某某高價培訓,於是不看孩子是否具備潛質或是否愛好,便盲目效仿,結果最終收效甚微,花了冤枉錢。

4.會員卡消費節省開支

女性們對各種會員卡、打折卡可謂情有獨鍾,幾乎每人的包裏都能掏出一大把各種各樣的卡。許多情況下用卡消費確實會省錢,但有些時候用卡不但不能省錢,還會適得其反。有的商家規定必須消費達到一定金額後才能取得會員資格,如果單單是為了辦卡而突擊消費的話,就不一定省錢了;有時商家推出一些所謂的“回報會員”優惠活動,實際上也並不一定比其他商家省錢;還有一些美容、減肥方麵的會員卡,以超低價吸引你繳足年費,可事後要麽服務打了折扣,要麽幹脆人去樓空,讓會員卡變成廢紙一張。

5.女性適合“當家做主”

中國人的傳統是“男主外,女主內”,也就是說女人應當掌握家庭的財務大權。不過,從科學理財的角度來說,夫妻雙方由於理財觀念和掌握的理財知識不同,兩人的理財水平肯定會有所差異。所以,不論男女,不論工資收入高低,誰擅長理財,誰就應成為家庭的“內當家”。

如果兩人互不服氣,不妨來一個“擂台賽”,將現金類資產一分為二,夫妻分別理財,一年之後誰的理財收益高,誰就可以理直氣壯地“當家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