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達·芬奇是個自戀的人,所以在照鏡子的時候,創作了不朽的《蒙娜麗莎的微笑》。

有趣的是,達·芬奇照鏡子照出了藝術,女人照鏡子也照出了自己的藝術。要不,當了12年兵的花木蘭,為什麽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對鏡貼花黃。

女人愛鏡子恐怕不亞於愛首飾,對於女人,可以不要胭脂珠寶,但卻唯獨不能缺少一麵鏡子。這樣說也許是誇張了一些,但女人把鏡子看做是自己忠實的朋友這一點,應該不會有錯。比方說,如果女人買了一套新衣服,她或許會問一下你的意見,好看嗎?不好看嗎?等等。你可以回答說好看,也可以回答說不好看。你的意見或許是重要的,或許,你的意見再重要也算不了什麽。因為,她最終聽的還是鏡子麵前和鏡子裏麵的她,總而言之鏡子說了算。

女人一生中竟有整整兩年時間在鏡子前度過,這是美國科學家計算出來的數據。美國社會學家的調查統計結果表明,一般的美國婦女一生花在鏡子前打扮的時間整整有兩年,而男人隻有8個月。女士們外出做客或參加晚會,“塗脂抹粉”的打扮時間平均不少於一個半小時,而男人頂多也就是半個小時。女人早上上班前的打扮時間為54分鍾,而且多數是花在頭發和“武裝色”(麵部化妝)上,至於“穿什麽”的問題,相比之下還不算太“折磨人”:穿衣需要11分鍾。

剖析女人之所以必須有鏡子,是因為她生而就想“認識”自己,要知道“自己”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也因為很是看重“自己”。通過鏡子照出她們的原形,認識事物的第一印象就是看外表,自身隻有通過鏡子來實現自己才能看見,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既然鏡子對她們有那麽大的吸引力,原因是鏡子中的人像是她本人。韓非子說:“古人之目短於自見,故以鏡觀之。”對於自己來說,當然是想看到自己的美。所以莊子說:“生而美者,人與之鑒,不告則不知其美於人也。”

鏡子裏的女人與鏡子前的女人續寫著不同的故事,鏡子裏折射出了這個世界的千姿百態,它訴盡了女人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