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宮主去後,趙元始若有所思,取下法突破上境的關鍵在於“真靈”,列禦寇主動找上門來,開口索求“元胎”,不惜欠下大人情,看來距離踏出那一步已不遠。同在天庭為臣,區區一宗外物,便是贈予他也無妨,想來天帝亦樂見其成。這些年來天帝推動三界氣運扶搖直上,屈指算來,已成就多位上境大能,西天靈山大雷音寺如來佛祖,他化自在天魔主波旬,天庭之中,亦有兜率宮主李老君、王京宮主曹木棉、通靈仙傀儡薑夜三人,雖說良莠不齊,卻是個好兆頭。

    天庭蒸蒸日上,他身為玉清宮主,與有榮焉,隻是盛極而衰,烈火烹油,又能熾熱到幾時?他心中有一絲隱憂,深淵的第二波衝擊遲遲未至,這不是什麽好兆頭,好比洪水蓄勢,醞釀越久,決堤的危害就越大。他數番起念,欲向天帝進言,總覺得時機未到,似乎忽略了什麽關鍵,最終還是打消了念頭。

    魏天帝撥轉光陰長河,將深淵第二波衝擊憑空抹去,玉清宮主趙元始畢竟道行深厚,逝水無痕,隱隱有所察覺。

    自魏天帝執掌天庭以來,三界大能輩出,李老君成就上境,仿佛向池塘中投入一塊石頭,激起層層漣漪,卻隻在天庭蔓延,佛陀與魔主有所察覺,遙遙望上一眼,並沒有太過在意,星域很快恢複了平靜。

    平靜之中醞釀著變故。

    這一日,他化自在天魔宮深處,一十八員魔將沉於血池之底,各自運轉魔功,一道道天魔氣從彼輩體內鑽出,纏繞成一棵神魂之樹,從血池中拔地而起,舒枝展葉,血氣氤氳而生,如雲霧籠罩魔宮,一呼一吸,時隱時現。

    魔主得道,源自深淵一枚血氣種子,卻為三界根本法則所壓製,不得其門而入,道窮則變,他踏上歧途,將血氣轉化天魔本源氣,衍化魔紋,立下五義六諦七偈八頌二十六門小神通,終究落於下乘,未能一窺上境。直到神佛殘軀出世,魏天帝從涅槃佛國接引法則之力,將血氣法則原原本本展露在他麵前,波旬心有所動,天魔本源氣滾滾向內塌陷,回歸本源,燃起一團血氣之火,才趁勢踏出那一步,執拿法則成就上境。

    雖然僥幸成就上境,在三界之地修持,資糧匱乏,事倍功半,波旬遲遲拿不定主意,是否當去往深淵,血氣發源之地,尋找冥冥中那一線機緣。不過根本法則之爭勢同水火,魏天帝斷不會容許他投入深淵,損己資敵,就連他自己都沒有十足的把握,能抵擋血氣的侵蝕,始終保持本心不失。

    何況,在他內心深處,有沒有那麽一點對天帝的怨懟?

    或許這麽不死不活留在三界,是天帝有意為之,留一點變數盤活棋局,以應對深淵大舉入侵。波旬設想過種種可能,當血氣法則衝破界壁,侵蝕三界,就輪到他出手收攏血氣,化解第一波攻勢。天帝心思深沉,拿捏極準,對波旬而言,收取血氣壯大己身,難道不是最大的誘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