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分三路,不斷追殺那些慶幸自己沒有死在漁村中的高句麗人。張郃下馬,在海邊一邊洗自己身上的鮮血,一邊為潘璋道:“潘將軍我的任務完成了!剩下的就看你了!”

    小漁村的屠殺並沒有想象中的幹淨。這件事情很快就被人報告了高句麗王宮。位宮一把將奏報扔到地上:“李輝一麵和我們和談,一麵派人屠殺我們高句麗人,這就是天朝上國的做法嗎?”

    李恩吉道:“攝政王!這些漢人太可惡,竟然屠殺平民,我們應當立刻發兵將他們趕回海裏,讓他也知道知道我們的厲害!”

    樸雲元急忙製止道:“不可輕動!攝政王,您不要忘了相夫!我們的大軍尚未回到國都,如果再和李輝打起來,高興的會是誰?”

    位宮怒道:“這口氣決不能這麽咽下去!”

    李恩吉道:“李輝的使者仍在驛館,攝政王可以問罪於他們,如果我們抓了他們,想必李輝不敢再亂來了!”

    “不可!不可!”樸雲元又製止道:“漢人傳聞,李輝最為護短,如果惹怒了他,他不顧一切大兵壓境,那樣的話,情況更糟!”

    “那怎麽辦?”李恩吉道:“我們總不能不聞不問,李輝的士兵殺了我們的人,又占了我們的地方,這就是宣戰,如果我們再不作出一些樣子,攝政王豈不是威信掃地?”

    “軟禁!”樸雲元道:“隻要我們將他們的使者扣留,李輝應該不會投鼠忌器,大王已經沒有多少時日,千萬不能在現在這個時候亂了陣腳,等到攝政王登上大王之位,再報仇不晚,漢人中不是有句話,叫‘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嗎?”

    位宮穿了兩口粗氣,憤憤的重新坐好:“既然如此,立刻派重兵將驛館包圍,決不能讓這些使者跑了!這可是我們的保護符!大將軍,你親自去做!”

    “是!”李恩吉答應一聲,轉身出門。

    鮮於輔將潘璋和張郃在小漁村做的事情,向李輝報告之後。李輝也是一愣:“這兩個家夥,竟然殺了這麽多人,他們想幹什麽?”

    龐統一笑:“根據地圖來看,此地是個極好的深水港,占據了這裏,我們巨船,便可以源源不斷的從幽州運送兵員物資來到高句麗,免去了陸路翻山越嶺的辛苦,還可以兩麵夾擊,潘璋、張郃的確都是不可多得的大將之才,判斷極準!”

    李輝走進地圖,仔細研究了高句麗的地形,點點頭:“話雖然這麽說,不過這兩個也有點太過放肆,不得軍令,私自攻擊,這個口子不能開!”

    龐統笑道:“高句麗乃是異族,我大漢天軍降臨,自然是要殺進的,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今日養虎,明日便會為患,為了我大漢子孫後代著想,這個高句麗決不能留著,潘璋、張郃二位將軍雖然形式魯莽,不過主公不要忘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樣才能靈活運用戰法,達到最好的效果!”

    “士元兄怎麽這麽袒護他們?”李輝笑著問龐統道。

    龐統喝了口酒:“遲早都要消滅這些高句麗人,何必在乎這一時呢?早早晚晚都是要來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