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傅采林本人是高麗的精神領袖一般,宇文拓也是隋軍的無敵神話。

    要想挽回士氣,隻有打敗這個隋軍的最強者。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唰!

    古霄抬起自己的頭顱,看向了這一位高麗的無敵神話,最後的精神支柱,擋在自己前路之前的絆腳石!

    “樂意奉陪!”

    唰!唰!

    二人同時動了,朝著對方撲去。

    這一戰,勢在必行,將決定著高麗的生死存亡。一旦傅采林戰敗,那他自然隻有死路一條,高麗也將伴隨著他的死,而一同覆滅。但他要是能夠戰勝古霄的話,那高麗也可以在滅國之災前,挽回國運。

    彼此都隻能勝,不能敗!

    當二人再一次出現之時,已經都在蒼穹之上。

    傅采林以力引力,以劍氣牽引古霄的軒轅劍,使他前刺的劍鋒不但失去準頭,且是如鐵遇磁地被奕劍牽引得往左扯去。同時奕劍瞬間軒轅劍劍鋒滑動,劍尖直刺古霄的手腕,這一劍不但徹底封住了古霄快速絕倫的一劍,更有餘力反擊,使他不得不全力應付。如此劍法,確是駭人聽聞。

    傅采林的劍法,比古霄預想的還要高明,隻是一個照麵,不但化解了他的攻擊,還順勢反擊,搶戰上風,攻守之勢瞬間逆轉。麵對突然出現的危機和傅采林這個強大的對手,古霄心中升起強大的鬥誌。他的精神高度集中起來,全神貫注的投入到劍鋒之上,在這一瞬間,古霄感到戰場、戰場上的將士,就在他出劍的一刻全消失掉。它們當然不會真的消失,皆因他的精神感覺全集中到軒轅劍上,全神貫注,一氣貫通,不以目視,隻以神遇,故變成其他一切再不存在。他的視角不在受人身的限製,而是玄妙的通過兩劍交鋒的氣機,客觀的將兩人間真實的事物,一絲不落的描繪出來。在這種狀態之中,他清晰的看到了傅采林劍法劍勢的移動。奕劍術以力引力,如國手下棋一般,布局深遠,步步領先,如未卜先知一般,牽著別人的鼻子走。如此神妙的劍法,任何敵人遇上了,都不免生出束手束腳的窩囊感。

    古霄心意一動,注滿真元的軒轅劍驀然一跳,竟似鳥脫囚籠般不受奕劍牽引,向著傅采林的胸腹刺去。

    軒轅劍一寸寸的前進,如一道流動的金光,在運動中蘊含這永恒不動的真意。這一劍圓滿無暇,沒有任何的花巧動作,卻是將劍法中的“刺”字發揮到了巔峰極致,這是傅采林一生中見過的最完美的基本劍訣,這一招足以成為古往今來無數劍手觀摩學習的教學經典。

    “心意萌動,劍氣貫穿,無內無外!一劍驚天。”

    麵對古霄這完美的毫無瑕疵的一劍,即以傅釆林之能,亦難尋其空隙破綻,更難發揮以人奕劍,以劍奕敵的無上劍法。不過傅采林何許人也,別人也許對古霄這圓滿完美的一劍無可奈何,但是他又豈是毫無辦法。

    傅釆林唇角逸出一絲笑意,奕劍一擺,似攻似守,可是古霄卻清楚感到在他擊中傅采林身體的一刻,對方的劍必可後發先至的命中他的手腕,那種感覺怎樣也沒法以常理去解釋,他的劍速明明快於傅采林,傅采林卻在妙到巔峰的劍法把握之下,以高明到極點的玄妙手法,改變了雙方的空間,以空間換時間,才造成了這種後發先至的奇異效果。

    這一劍,古霄固然能夠刺中傅采林,卻肯定無法對他造成致命的打擊,而傅采林若是刺中他的手腕的話,必定能夠使他的這隻手暫時失去戰鬥力,以傷換傷,縱然是傅采林傷的重些,但是實際卻是古霄要吃虧。

    古霄自然不會和傅采林以傷換傷,劍意一轉,流光若水,軒轅劍化刺為挑,毫無煙火之氣的挑中傅采林的劍鋒。

    軒轅劍與奕劍的劍鋒再次交擊在一起,如同前一次一樣,沒有發出絲毫的金鐵交鳴之聲,而古霄蓄勢待發的先天劍氣卻似遇到了一堵無比堅硬的牆壁,被硬生生的封在劍尖之處,不吐不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