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男女主角來說,拍戲的空閑時間少的便跟白駒過隙一樣。有聊天的功夫不如背背台詞,職業劇大段用來裝逼的專業術語對於每一個演員都是挑戰。有時候大字報提詞也不得以為之,不然要聲情並茂的說出一段三百多字的內容還要一邊玩著手術刀,專業醫師也會嗤之以鼻好嗎。有誰會在做手術時候說那麽多廢話,能站在那主刀的,都是證明過自己的職業選手,話嘮當不了手術醫師。

    所以觀眾對職業的認知總是有偏差的,職業劇無疑助漲了這種偏差滋生。粉絲們喜歡看自己喜歡的偶像在那一邊對著開膛破肚的患者劃刀子,一邊在那嘰嘰歪歪顯示自己的是醫學院的背書工具。得不到的顯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自己當不了醫生,一定是因為這職業太難了。於是有這樣的片段,觀眾才會滿意,才會心甘情願的認為原來真的是自己隻是個學渣,所以當不了醫生。

    但職業劇的台詞對於杜翰文來說,絕對是個折磨。自己這個腦袋裏全是蜿蜒曲折文字的家夥,沒有理工男那麽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要一臉正經的擺出撲克牌臉耍帥,還要一臉正經的像是教育小學生一樣跟演護士的安乙軒對戲,這特麽是折磨啊。

    好在還有吐著吐著就習慣了,和折磨著折磨著就享受了的經驗存在。沒用一星期時間,杜翰文已經開始享受大段說著自己都不懂什麽意思的專業術語,然後用俯瞰眾生的眼神環視四周的狀態。職業劇的魅力啊,不明則厲。

    《白色巨塔》是一出眾生相的正劇,所以跟偶像劇在形式上有極大區別,在戲份分配上就有著明顯的不同。偶像劇男女主角各自的戲份加起來能占到全劇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而在職業劇裏,這個比例相對的會下降。如果不是可米睿智來拍,這個比例可能會降到百分之六十五左右。但現在是可米睿智在拍,所以這個比例依然保持的很高,足有百分之七十五以上。

    即便是超過平常職業劇的高,相比於平常的偶像劇,戲份還是在減少。這是必須的事情,要給其他演員表演的機會啊。正劇是體現思想的,表現形態的,男女主角在那一直演思想性就沒辦法提高。相應的杜翰文在拍完第一周戲之後,工作就稍微輕鬆了那麽片刻,竟然有時間可以在拍完戲之後去探許偉甯的班。當然不是去學校看許偉甯上課,而是去看小姑娘拍廣告。

    許偉甯其實算得上年少成名,起碼在杜翰文現在看來,絕對是這樣。還在上國中就堵經紀公司大門,跟女藝人對罵,上節目玩手指舞,之後拍電視劇,拍電影。其實小姑娘的星路相當順利,在青少年朋友裏還是頗有些名氣的。當然更重要的一點是很少有粉絲不知道許偉甯是杜翰文的頭號鐵粉,也是可米睿智的編外藝人。

    明星和粉絲融洽相處,還能互惠互利,這就是柴稚屏在安利可米睿智這個造星工廠時候,最愛跟粉絲們宣傳的內容。許偉甯不加入可米睿智,這對於柴稚屏隻有好處,沒有壞處。從一個小姑娘那能賺多少通告費,公司不差那點錢。但一個鐵粉,一個唯命是從的小偶像,口碑效應和現在表現出的潛在價值那就大了去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