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婚作為結婚這個複雜步驟裏最重要的一部分,既簡單又複雜。簡單的是如果兩個人已經心靈相通,不在乎什麽儀式化的東西,這就是個很簡單的步驟。問一句你願意嫁給我嗎,回答一個我願意。這就結束了,用不著戒指,用不著儀式。在不流行西式婚禮的地方,比如一零年以前的內地,求婚是可有可無的東西,婚禮相比而言更重要(可以收紅包咯)。

    但對於某些人來說,求婚的意義和重要性遠遠超過婚禮。他們可以沒有婚禮,但一定要有求婚。在杜翰文的腦海裏就是這麽一個概念,婚禮是給親朋好友們合理聚會的借口,是把那些年發過的禮錢收回來的正當理由。隻有求婚是夫妻雙方個人心意的表達,日子是兩個人過的,跟其他人關係都不太大。但在結婚這個複雜的體係裏,卻唯獨隻有求婚是隻屬於兩個人自己彼此的。

    所以杜翰文拒絕了聚會的邀請,關掉電話,陪著依然有些恍惚的張均甯。對姑娘來說,這場求婚來的意料之中,但又在預料之外。意料之中是說對於杜翰文的了解,張均甯知道這個男人是個希望成立家庭的男人。沒有什麽奇奇怪怪的不婚主義思想,他談戀愛的目的就是為了結婚成立家庭,所以求婚是肯定會有的。

    預料之外是說從來沒想過會是這個時間點,當然,求婚肯定都是沒想到的,想到的求婚從來就沒有驚喜感。但這個驚喜太驚喜了,自己還在上大學不是嘛。好吧,這個也不算什麽大事,隻要父母同意,女孩十六歲就可以結婚。自己已經二十了,到九月就可以去戶政所辦理登記。從道理上講,當然是沒有任何問題。隻是,結婚在華語地區,從來就不是單純兩個人的事情。

    不都說結婚是兩個家庭的融合,杜翰文沒有父母,這個不討論。但似乎在某種意義上,自己家對杜翰文也沒那麽了解和支持。雖然自己已經成年了,從小監護權也在媽媽這裏。張這個姓氏帶來的含義卻是難以抹去的,張家人的意見,是很重要的意見。爸爸的不支持,張家人對於杜翰文的陌生,這成了張均甯的擔憂之一。另一層擔憂是,張均甯自己還沒做好這麽早結婚的準備。

    答應求婚是一回事,結婚是另外一回事。求婚是要答應的,因為自己做好了跟杜翰文在一起準備,很早前就做好了。至於結婚嘛,這個問題讓張均甯有些苦惱。一個剛從文山書海,考試卷中脫離出來的資優生,剛剛進入大學兩年而已。雖然一直在逼迫自己成熟成熟,不停的成熟。又不得不承認,自己才剛剛開始了解杜翰文的世界。才剛剛開始以社會人的身份去感悟這個社會,學著做一個在社會中打拚的成熟女性,而不是學校裏很會念書的好學生。

    張均甯知道自己還沒做好準備,做杜翰文的女朋友總是可以遇到很多明星,包括明星的妻子。接觸過不少藝人的另一半,張均甯看到的大多是完全的附庸。藝人很難有太多時間去維係家庭,女人不得不擔任更多的家庭角色。明星太太基本都是全職家庭主婦,特別是這個年代,就算是兩個藝人的結合,一般也是以女明星隱退為前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