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還是要謙讓一下,最後還不是站在一邊跟大廚看徒弟做菜一樣站在旁邊。張媽媽不介意就是了,問著杜翰文,“去年過年時候,你們就認識了?”

    “是彼此都知道這個人,不過沒有正式說過話。”杜翰文倒是誠實。

    “小丫頭還學會演戲了。”張媽媽無奈的搖搖頭,“對了,你還在念書吧。”

    杜翰文趕緊點頭,“對,在中正大學,念大二了。”

    “你應該很忙的吧,我看從十一月你就不在台北,一個多月不去學校,沒關係嗎?”張媽媽其實很注重個人修養的培養,知道杜翰文念的是中文,其實是很對自己胃口的。

    “給學校話劇社捐了些道具,服裝,幫他們聯係了在台北的演出。給樂儀隊買了一套樂器,學校倒是沒打算讓我留級。”杜翰文說著,張媽媽無語,“學校就是這樣子,唉,不過也沒辦法,留著明星在學校總是有好處的。阿姨不是對明星有偏見,是對學校校董們有些意見。”

    “我懂我懂。”杜翰文哪敢說張媽媽的不是,就算是有意見,也要認真接受,無則加勉。

    張媽媽很喜歡謙遜的態度,杜翰文也不是喜歡搶話的那種人。這讓作家出身喜歡安靜的張媽媽也很滿意,問著杜翰文,“你這麽忙,親戚之間走動多嗎?”

    “最近幾年都很少。”杜翰文對這個問題更是能多簡潔就多簡潔,多一句都不想說。

    能體諒杜翰文的心情,其實張媽媽是想問有沒有熟悉的親戚,改天可以拜訪一下。不聯係就算了吧,自己也是想太多了,笑著問杜翰文,“知道阿姨是做什麽的嗎?”

    “知道,阿姨的兒童讀物我有看過。”杜翰文是真看過,買了放車上,無聊的時候看看,免得未來嶽母想聊的時候,自己一點不懂那太無趣了。顯然之前做的功課用上了,杜翰文心裏還有點小得意。忽然靈光一現,“阿姨寫作的時候,應該是很喜歡安靜的環境吧?”

    “吵鬧的環境不適合搞藝術創作。”張媽媽笑著解釋,還捧了記杜翰文,“演員其實也是藝術家。”

    “我是什麽藝術家,就是個職業。跟阿姨差遠了,跟張瑩比都不如。”杜翰文是實話,自己真不算什麽藝術家。試探的說著,“我覺得學校也不算是特別安靜的環境吧。”

    “在台北能找個像這樣鬧中取靜的環境不容易了。”張媽媽沒當回事。

    杜翰文點點頭,“這倒是,不過陽明山倒是個好地方,交通便利,環境也好。”

    張媽媽笑了笑,“可惜都被富人們修房子修完了。”

    杜翰文也跟著笑了笑,沒有接話,心裏倒是給一直閑置著的別墅,找了個好用處。

    飯菜上桌,說是一頓便飯,其實一點也不便捷,反而相當正式。雞鴨魚樣樣不缺,連數量都是吉利的雙數。反正杜翰文估計等張瑩元旦過了再去英國都吃不完這些剩菜,不過自己可以幫忙吃嘛,等晚上回去提議要打包,多加分。又體現了自己節儉,又顯得自己多喜歡吃張媽媽做的飯,一舉兩得,完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