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徐若暄說的事情,並不是杜翰文腦袋一熱想出來的計劃,而是很早就有想過,而在這兩年中逐漸成熟的一個規劃。玩股票,倒外匯,炒期貨,對於杜翰文是不難。起碼那些大逆轉的節點不說記得一清二楚,大部分都還有印象。更別說賭球了,大部分穿越人士中不知道mlb世界大賽誰贏了吧。杜翰文不光nba記得,mlb都記得呢,在寶島棒球更盛行。

    杜翰文上輩子三觀端正,打小家裏沒缺過自己吃穿,也沒跟哪位富二代有過綠帽之恨。在自己並不缺錢花的情況下,對這些太容易來錢的事情就沒什麽興趣。所以要做就做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讓自己的曆任助理都是日後的知名演員,比如跳槽也要演《流星花園》。而跟徐若暄合作,做個人事務所,則是一件既有趣又來錢的事情。大概把徐若暄捧到跟舒琦一樣紅,甚至還紅,想來是一件超級有成就感的事情吧。

    上輩子就喜歡寶島的文藝片,哪部賺哪部賠,誰拿了獎,也記得一清二楚。投資這個的話,過幾年自己會不會有拿獎公司的美譽。等做出了名氣,到時候就不用自己去找片子了,自然會有缺錢的苦逼來找自己投資。輕輕鬆鬆賺錢不說,還變相壟斷了優質片源。不用混電影圈,到時候也能跺一腳也讓圈子搖三搖,想想就很牛逼不是。

    杜翰文想到這件事,並不單單是為了自己人生不多的樂趣,為了賺錢,還有為可米睿智的打算在裏邊。偶像是需要轉型的,沒有一輩子的偶像。木村拓哉做了十幾年偶像,也轉型成為了實力派演員。可米睿智曆史上後期放棄偶像劇,轉做青春電影,就有這個問題。偶像劇演員在寶島這個不大的市場,更新換代的速度太快。各家公司都在推自己的偶像,市場就那麽大,粉絲就那麽多,容不下那麽多偶像。怎麽辦呢,轉型綜藝的,演八點檔,本土劇,基本就這樣了。可米睿智換了個方式,直接把自己的偶像弄去拍電影。

    其實這個方式沒有錯,隻是柴稚屏是把偶像劇市場做的僵化了,又玩了出翻手雲覆手雨的動作,全公司都跟著轉型了。而在現在,顯然公司有足夠的時間去為未來五六年後的事情做準備。在偶像劇裏培養人氣,轉而進入小成本的文藝片裏給電影帶來人氣,何樂不為。這樣既給偶像一個出路,也是給公司增加利潤點,順便給新晉偶像騰出地方。

    關於這一點,柴稚屏跟杜翰文有交流過,顯然當時柴稚屏是沒考慮到那麽遠的。在杜翰文提出偶像轉型的問題時候,甚至有些抗拒。為什麽要抗拒,現在f4這麽紅,整個一個印鈔機,考慮什麽轉型的事情呢。不過理智還是讓柴稚屏冷靜之後分析了杜翰文提出的隱患,所以才有最近忙著給朱嘯天張羅綜藝節目的事情。

    轉型是必須的,一家有誌向的大公司,不應該隻有一款產品。就像蘋果,得不斷的更新換代,才能保持活力。娛樂圈更是這樣,得不斷的用新人去刺激觀眾麻木的感觀,讓他們去瘋狂,去消費。而那些不再當紅的偶像,去做什麽呢,直接解約放棄掉?那太可惜了。所以在偶像當紅的時候,積極謀求轉型才是正途。偶像這條路啊,是條看得到終點的道路,在路上努力讓自己紅是唯一的目標。等到了終點,才有足夠力量讓自己踏上另一條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