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有了廖小喬義無反顧加入劇組,隻要一閑下來就拉著杜翰文秘密聊天的場麵。其實也聊的不是什麽軍國大事,而是生意。而恰好,廖小喬對這筆生意興趣滿滿,或者說杜翰文提的這事兒太對自己胃口了。

    “我跟我嫂子仔細研究了一下,這個策略真的不錯。用偶像劇帶動時尚品牌,用明星同款獨家發售提升品牌影響力。然後隨著播出連鎖店一家一家開,加上內地人對外來事物高看一眼的標準,大有可為啊。唯一的問題是目標人群十四到二十六歲這個,他們消費能力有這麽強嗎?一條牛仔褲都敢要三千多台幣,你知道折合多少嗎?也好幾百呢,我調查過,內地人均工資並不高,買條褲子換四分之一個月薪水,對普通人壓力很大呢。”廖小喬說的認真,卻是看杜翰文一臉輕鬆,“喂,你有沒有考慮過目標人群消費能力的問題啊。”

    杜翰文擺擺手,“不好意思,剛走神了。這個問題嘛,你還真是不用擔心。內地可是藏龍臥虎,改革開放這些年來,有錢人多了去了,隻是他們的消費能力現在才開始慢慢釋放出來而已。”

    剛才廖小喬說話時候,杜翰文的確是走神了,想到自己上學時候。為了買條某李字打頭潮牌牛仔褲,費盡心思要零花錢的場景。大家的消費熱情,真的是從兩千年後開始爆發,幾百塊的東西之前很少想,不過那之後,是另一番場景。廖小喬從數據上擔心的問題,在實際操作上,著實是不用擔心。特別是《流星花園》的火,帶動的消費,當年那是個天文數字。

    不過跟廖小喬說起要把時尚潮牌店開進內地這事兒,不是杜翰文突發奇想。而是從見到廖小喬開始,就有這個想法。這姑嫂兩,有資源,簡稱有錢。有材料,兩位都是時尚潮人,孫芸芸都弄個商業廣場自己來做平台展示自己的時尚品味了,何況是日後身為微風藝術總監的廖小喬。這兩女人,就是沒什麽事幹,整天盡琢磨怎麽把自己打扮的漂亮時尚了。有資源,有材料,自己需要做的就是給兩位插上事業的翅膀,順便帶自己飛。

    別看廖小喬是億萬千金大小姐,這位也需要錢。家裏有錢,不代表你幹什麽都能跟家裏要錢。拿人手短,老跟家裏拿錢,地位會變低。特別是豪門家庭,子女如果能做出事業,對以後繼承也是有好處的。當然,這事隻有杜翰文惡意猜想那麽遠。廖小喬就是覺得這是個可以自己賺錢做事業,而且是自己喜歡行業。所以有興趣,極為有興趣。

    跟嫂子一商量,本來孫芸芸就看的比廖小喬遠一點。一早就覺得跟柴稚屏合作,用偶像明星推動明年開業的微風廣場是個很好的點子。等杜翰文這麽把更宏大的計劃說出來,孫芸芸就覺得這事更有意思了。而且有條有理,說明杜翰文不是憑空想出來的。

    當然不是憑空想出來的,瞧瞧美特斯邦威,再看看優衣庫,杜翰文可是去這兩家公司都做過企業文化培訓。對時尚潮牌曆史還算有點認識,他們的成功經驗,在時尚潮牌現在還幾乎處於空白的內地,無疑是可以完美複製。再晚一兩年,大家都朝這市場裏一頭紮進來,雖然還是有得賺,不過利潤空間會降低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