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個陌生城市,如果想要感受本地人的生活,尋訪不會寫在旅遊手冊上的奇妙景致,最好的辦法,就是約上一個當地人。”站在街頭,鏡頭順著杜翰文手指的方向拍過去,馬路對麵,正在等綠燈的斑馬線旁,站著位拉著行李箱的年輕女孩,“或者,找上這樣一個可能同樣是來旅行的同伴,寂寞的時候可以說說話。亦或者,在下雨天,坐在咖啡廳,安靜的聽會歌。”

    柴稚屏對杜翰文即興發揮特別滿意,這才是讓自己一直期待的杜翰文,優質偶像的外形,卻有一顆並不庸俗的心。雖然這節目相比《兩天一夜》沒那麽好笑,但絕對是杜翰文自己風格的完美體現,在這裏,才是最完整的那個杜翰文。

    對杜翰文選擇的目標很有滿意,看起來也是個蠻漂亮的小姑娘,身材不錯。而且還特別有氣質,一瞧就有種書香世家出身或是有錢人家大家閨秀的感覺。最妙的是姑娘看著鏡頭並不害羞的閃躲,還對著轉向自己的鏡頭揮揮手,這就屬於比較容易采訪的對象。

    杜翰文站著沒動,等綠燈亮起,姑娘自己走過來。這樣是給姑娘留一個亮相的機會,給攝像留一個拍姑娘走入鏡頭的漂亮畫麵。

    搭訕最重要的是第一句話,決定著搭訕的成敗。因為兩個相互不了解的人,彼此都不會特別有耐心去了解一個人,所以第一句話的印象就顯得至關重要。起碼從一句話裏,還是可以暴露出很多信息,比如這個人的嗓音,談吐教養,甚至是性格。起碼對於這一點,杜翰文心知肚明,所以開頭這第一句話,也是早有腹案。

    “Hey girl,it’s a nice day,you look like someone I kown.(嗨,姑娘,天氣真棒,你看起來像我認識的某人。)”杜翰文不得不用英文,雖然這是個華人多數的城市,但你說普通話不一定他們聽得懂。得說潮汕話,最起碼也得是客家話或者閩南語。可惜杜翰文對這幾樣方言,幾乎無能。

    說英文的好處是,受過教育的年輕人,基本都能對答兩句,知道從小要學英文的用處了吧,出國搭訕就是這麽好用。

    “hi,不過你可以說國語,廣東話,我都可以。另外,杜翰文,《兩天一夜》我有看呢。”姑娘這麽一說,倒是讓杜翰文有點尷尬了,給攝像做了個卡的手勢。暫時停機,扭頭問柴稚屏,“這段ok嗎?”

    “字幕不打就好。”柴稚屏比了個ok的手勢。

    杜翰文得令,跟女孩握握手,“我們在錄一個新節目,可以的話,繼續剛才的話題,好嗎?”

    “當然,實際上我剛從香港回來,在機場我就看見你們了。”姑娘很健談,杜翰文心放肚子裏了,就怕不願意說話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