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生要找的兩位年輕人,便是王海容和唐聞生。

    康生為什麽要找這麽兩位年輕人呢?他,深知這兩位年輕人非同一般,可以把他的話轉告深居簡出的毛澤東主席——她們是巴澤東主席的“直接電話”!

    王海容跟毛澤東有著親戚關係。排算起來,她是毛澤東的侄孫女:王海容的祖父王季範與毛澤東是姨表兄弟,又是當年湖南師範學校一起讀書時的同學。由於這個關係,王海容可以隨意在中南海進進出出,常常去見毛澤東。

    王海容曾因高考落第,在北京化工廠當過兩年工人。後來,考入北京師範學院,於一九六八年畢業。由於她與毛澤東沾親帶故,便被送到北京外語學院作為外交部的接班人加以培養。在那裏,王海容學了八個月的俄語,就被調往外交部。

    起初,王海容擔任外交部的禮賓司司長。後來,一下子就提升為外交部副部長。於是,這位戴眼鏡的姑娘,每逢外事活動,便出現在各報的新聞照片上,出現在電視屏幕上,成為僅次於外交部部長喬冠華的重要角色。在人們的心目中,“王副部長”不言而喻會成為未來的“王部長”。

    至於唐聞生,也有著特殊背景。其父唐明照,是老資格的外交部領導幹部。唐聞生能操熟練的英語。見報時,王海容的名字之後,往往便是唐聞生。

    康生已經七十七歲了,頭發和八字胡都已花白,重病在身,久未露麵,躺在家中,已自知不久於人世。

    此人與“四人幫”之中的江青、張春橋,有著頗深的淵源。

    康生原姓張,叫張宗可,號少卿。他與江青同鄉。張家是山東諸城大戶,江青之母曾在張家當過傭人。江青很早就認識這位張家四少爺。當江青在諸城上小學時,小學校長便是康生。後來,當江青進入延安,演京劇《打漁殺家》,為之擊鼓的便是康生。江青能夠接近黨的最高領袖毛澤東,也是康生出了力的……

    最為重要的是,三十年代,康生擔任過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在此之前,他擔任過中共江蘇省委組織部長,在上海擔任過中共中央特科第四科科長。他十分了解江青、張春橋的底細。

    在“文革”中,康生出任“中央文革”顧問,一直是江青、張春橋的親密夥伴。“康老”長、“康老”短,江青和張春橋叫得好甜哪。

    康生在生命垂危之際,忽然約見“直線電話”,當然有要事轉告毛澤東……

    王海容和唐聞生坐著轎車,來到北京城北的舊鼓樓大街小石橋胡同二十四號,“康公館”就坐落在那裏。看上去,那小小的胡同,一點也不顯眼。步入二十四號大門之後,謔,卻是藏龍臥虎之地。裏麵居然既有亭台樓閣,又有假山、噴水池。康生一家幾口,占據了幾十間屋。就連會客廳,也有好幾個——不同級別的客人,康生在不同的會客室裏會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