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南部,有一座美麗的城市,自古以來,發生了許多曆史大事,當年諸葛亮七擒孟獲據說就在這附近一帶,該城市占地並不廣闊,人口相對稠密。

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總會讓人有種很不自然的感覺,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走幾步就得停下來讓車、讓人,一不小心便會發生碰撞摩擦。

不知是誰取的名字,原本的建寧變成了現在的曲靖,每一個到這裏觀光的遊客都會忍不住詢問一番,至於追查曆史,可直接上溯到舊石器時代,在那時候,南盤江流域一帶就有人類足跡可尋。

三四千年前,曲靖先民就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種植水稻,創造文明。公元前280年,楚將莊蹻率兵入滇,曲靖為古滇國腹心地帶,史稱“靡莫之屬”。

曆史流遷,風雲變幻,以往的景象早就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之中,近百年來,曲靖政治經濟高速發展,旅遊業,房產,副食更是遠近馳名,曾先後多次被評為“全國十佳宜居城市”。

繁華之中,也有暗淡。大街盡頭,天橋上下,時不時會出現一些煞風景的人,當然這僅僅是那些極少數自以為高高在上的人所作出的評價,而對於很多富有愛心的人來說,寧可自己吃點虧,也要幫助他們度日。

美麗的珠江源廣場,一側是大型娛樂場所,另一側可直接通向市政府所在地,平日間人來人往,摩肩接踵,很多乞討者都將目標鎖定於此。

他們大多身體殘缺,或缺胳膊,或斷腿,衣衫襤褸,髒兮兮的。與現代化都市氣息格格不入,在農村,他們無法生活,隻得進入城裏輾轉於大街小巷,靠別人接濟維持生活。

居於社會最底層,難免有人冷眼相對,除了生活困苦之外,還要飽受鄙視與唾罵。青中年工作忙碌,很少有時間幫顧他們,倒是那些學生和老年人容易同情心泛濫,碰到總要投下些零錢。

“哥哥,今天咱們應該可以吃點好的了吧?先前聶大叔說過,隻要每天乞討所得超過一百元,就給咱們改善生活。”甜美的聲音中夾帶著希冀。

國風影劇院旁邊,一個身著襤褸的小女孩看著烤羊肉串的攤點,忍不住咽口水,在她旁邊是一個年齡相差不大的男孩,也就是小女孩口中的哥哥。

男孩溺愛的看了看小饞貓,將她散亂的頭發理順,自從有記憶開始,二人便沒有享受過一天父母之愛,在聶大叔的教養下,靠別人的愛心維持生計,七八年來,多少次遭受冷眼,多少次被別人毆打,隻有這個毫無血緣關係的小妹始終陪著她,一起哭,一起奔跑,一起叫罵。

“等會偷著給你買一串,但你不可以告訴大叔,你知道,他摳得過分,打人很厲害的。”男孩一邊說一邊撩起衣袖,將舊傷露了出來,一道道傷口互相傾壓著,比較有說服力。

他們年齡都還小,男孩不過十一歲,女孩也隻九歲而已,許多年來,要不是他們很乖,很聽話,早就被打的死去活來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嗬護了千千萬萬的孩子,卻與他們無關,必要的時候,少不了皮開肉綻。

生活,其實很艱辛,光彩的背後,也有無盡的陰雲,更何況是天生做了棄兒,沒有父母疼愛,連最起碼的溫暖都感覺不到。

自初入乞討,聶大叔便告訴他們,隻要某天的乞討所得超過一百,就能夠吃上一頓好的,以往無數次他們都做到了,而獎勵也不過是半隻雞腿,令人氣憤的是,就那半隻還是賴三吃剩下的。

賴三是聶大叔的侄兒,平時很受照顧,所有的好東西他都能夠優先嚐試,二人倘若與之相比,無非是一在平地一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