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潔的主治醫師很快來到病房,三十多歲的女人幾乎是小跑著進來的。

    “怎麽樣了?你確定病人有主動性活動?”白白淨淨的女醫生微微喘著氣,先是檢查了一下床頭儀器的運行情況,又用手指翻開周潔的眼皮,隨後麵色有些激動的問道。

    “主動性活動?”這個詞一時間讓我有點發蒙。

    “就是患者並沒有受到外界輔助或者刺激的情況下肢體產生的反射運動。”

    像是在背名詞解釋一般,女醫生不耐煩起來,神色有些焦灼。

    “我隻是握著她的手說了句話,不知道算不算外界刺激?”我老老實實的回答道。

    “嚴格意義來說這種並不算,我就知道患者隻是進入早期植物狀態,過早的斷定已經是植物人了是極為不負責任的。”女醫生又說了一堆臨床專業術語,落在我耳中如聽天書,瞧我一副茫然的樣子女醫生忽然笑了笑。

    “植物狀態與植物人還是有區別的,植物狀態是指患者昏迷,通過早期救治病情得到控製,但患者還處於無意識狀態,此時還不能稱為植物人,因為繼續治療的話患者有可能醒來,而植物人是指長期處於植物狀態已經徹底失去了恢複意識可能的患者。”

    女醫生就地給我上了一課,似懂非懂的我心中不由的產生了疑問,既然這隻是早起植物狀態,那為何要急著定性為下一階段的植物人。

    當我把我的疑問提了出來之後,女醫生有點尷尬,猶豫了片刻才解釋道,“公立醫院資源有限,醫院是想把有限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更急需的地方去。”

    女醫生的話已經盡量的委婉了,可我還是瞬間就聽明白了,這意思不就是院方覺得在一個可能醒來也可能不醒的病人身上花費時間,認為是一種資源浪費,不如放在別處賺更多的錢。

    這種唯利是圖的做法雖說不算什麽新鮮事,可我還是忍不住怒哼了一聲。

    “我是強烈反對這樣做的,如今事實也證明我的做法是對的,病人並沒有進入完全無意識狀態。”或許看出我有發火的趨勢,女醫生又趕忙解釋了幾句。

    “她什麽時候能醒過來?”想了想把怒火撒在主治醫生頭上也沒意義,我不由的歎了口氣。

    “這就不好說了,現在隻能說患者恢複意識的可能是存在的,這需要後期的治療以及家屬的悉心照料,隻是……”說到這女醫生再次猶豫起來。

    “隻是什麽?”我緊緊盯住她問道。

    “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費用肯定很高,這不是幾萬十幾萬的事,很可能上百萬也說不準,你們要有個心理準備。”

    “不管多少,這錢我掏。”想都未想我就堅定的回道,因為我明白一個道理,凡是用錢能解決的問題那都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當你麵對時卻束手無策。

    進了病房之後就沒說話的秦凝聽到我的表態之後雙眸閃亮起來,嘴角掛著淡淡的笑盯著我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