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霄上午在夫子那裏學了幾篇文章,不到中午就告了假回侯府了。

    淩儒學今天休沐,照例要回來考較他和淩軒的文章的。淩軒,就是夏蘭生的那個兒子,淩儒學的長子。

    淩霄對淩儒學一直沒有好感,即使是一起生活了十幾年也不行,一點感情也培養不出來,淩儒學也是如此,他對先妻留下的兩個孩子也沒有什麽感情,倒是對夏蘭的生的兩個孩子疼愛有加,因此也總受淩侯爺的教訓。

    淩儒學現在也不是當年的那個傻的不通氣,讓人恨的牙癢癢的少年了,馬上就要到天命之年,淩儒學穩重了很多。但他才能有限,淩侯爺怎麽提拔也隻能到了刑部員外郎的位子,怎麽也爬不動了。

    淩侯爺當年陪著太祖打天下的時候也是才高誌遠,天下數的著的人物,現在兒子不爭氣,老爺子多少有點感慨,萬幸孫子淩霄是個極靈透的孩子,不到十歲的時候就曾設計出一把準頭極好的弓箭,一舉改良了軍隊的弓弩,太祖爺也大加嘉獎過,很是讓淩侯爺長臉。

    其實那對淩霄很簡單,他本就是從事工科力學研究的大學生,多少前人珍貴的定律公式裝在肚子裏,又是男孩子,本身就對這些軍用器械感興趣,難的不會,但改良這些冷兵器還是很容易的,要不是怕惹起麻煩他能造出更多的東西來。

    但淩霄從小由淩侯爺教導長大,深知收斂鋒芒的重要,當年淩春秋輔助太祖打下江山,獲不賞之功,最後三辭太祖封王的決定,苦勸下隻肯受了一個壽康侯的封號。而後二十年裏,七位異姓王的相繼落馬,大家才明白了當年淩春秋的睿智。

    淩霄從小由淩侯爺教導,深知其理,這天淩儒學考較他們文章的時候淩霄是隨口答應著,並不十分用心。

    淩軒開蒙早,由淩儒學親自教導,自然比淩霄強了不少。

    淩儒學又問了一會兒,撫須欣慰道:“軒兒又長進了不少,淩霄!多和你大哥學學,去吧。”

    “是。”淩霄低頭應了,抬頭挑起一邊的眉『毛』看了淩軒一眼,淩軒沒來由的心裏一慌,跟著答應著出了書房。

    出了淩儒學的書房淩軒明顯放鬆了不少,笑笑拍拍淩霄的肩膀:“今兒個有事不?杜侍郎的兒子請我去喝酒,你也跟著?”

    淩霄一笑,一雙大大的丹鳳眼眯起來:“不了,大哥自去自在吧,我文章不好,還要抽空多看看書。”

    淩霄雖然不喜歡打聽淩軒的事,但同一個府裏的事他多多少少還是能知道一點,淩軒已經十六,淩儒學正準備給他捐個官,現在淩軒已經儼然以有了功名的人自居,這幾個月總是和世家子弟們出去喝花酒賭錢,不過隻瞞著裏頭罷了。

    淩霄每每見著淩軒在淩儒學和淩侯爺麵前一副有誌青年的樣子就難受,不屑多說,轉身進了後院。

    淩霄在外麵首飾店裏給淩雉定的頭麵昨天就做好了,是淩霄自己設計的樣子選了最好的料子請了師傅打出來的,因為昨天回來的晚了不方便進淩雉的漱玉軒,這會兒才得了空進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