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的身體一直不好,在疾病中掙紮,六年的疾病生涯讓林徽因非常憔悴,她不能勞動了,就躺在那裏看著思成,指揮他幹活,長期的病痛,鍛煉了她的意誌,也許隻有這時候她感覺到了幸福,可以隻享受家的溫馨。思成看著病中的她,心裏都是疼愛,他親切地稱她為“我病中的美妻”,也願意為她做她喜歡的事,隻希望她的身體能好起來。

    徽因的脾氣有時候讓他手足無措,可是他知道,她那麽要強的人,這正是她無可奈何的表現。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照顧她、遷就她、愛她、寵她。

    婚姻,需要的是相互扶持,需要的是互相關愛。徽因和思成最苦的時候就是在昆明,那個時候戰爭肆虐,還要接受貧困的考驗。他們緊緊牽住對方的手,一起努力。這個本來就不怎麽富裕的家庭,在逃亡和遷徙途中,變得越來越貧困。這時候,思成卻病倒了,為了家人她去了離家很遠的雲南大學掙課時費,那時的徽因很辛苦,不但要賺錢還要承擔所有家務。

    在最艱難的時候,她依舊樂觀和開朗,梁思成看著這時的妻子,仿佛看到了當年在床邊照顧他的女孩。金嶽霖去看他們,他看到的是林徽因依舊那樣迷人、活潑、富有表情和光彩照人。

    為了讓長身體的孩子能夠吃得好點,為了病中的丈夫能夠增加營養,她思考著如何讓粗糙的食物更有吸引力,為了能夠讓病中的丈夫更加開心,她花一半的工資為他買一把量尺。這就是困難中的林徽因,依舊保持著宛若白蓮般的高潔和浪漫。李莊的家裏也讓她布置得很溫馨。

    當林徽因病得無法再起床的時候,梁思成接替了林徽因平時的工作,開始做家務,照顧徽因,他們就在如此艱難的歲月裏攜手向前。

    徽因和思成的愛非常深沉,他們一起經曆歐洲漫遊的快樂,也一起經曆李莊的貧窮,正是這種患難與共的愛情,讓他們相濡以沫。李莊的歲月非常艱苦,沒有電,沒有自來水,每天伴隨的都是臭蟲和油燈。外國友人邀請他們去美國定居,他們卻堅持要和自己的祖國一起受苦。

    抗戰勝利了,人們發現,這對夫妻竟然在李莊寫出了十一萬字的《中國建築史》,我不知道他們在一起是否幸福,我隻知道,兩個已經交換了靈魂的夫妻一定是上輩子1000次回眸的等待,他們才會生活相伴,靈魂相知。

    因為有了共同的理想,所以他們緊緊地牽著手,共同欣賞著中國曆史建築的瑰寶,體會著無與倫比的幸福。建築和藝術,被他們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讓他們共同成長,成為中國建築史上的豐碑,無法替代的伉儷。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