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夫人坐在自己的房間裏,皺著眉頭對自己的妹妹吳小夫人說道:“我想來想去,這麽做總是不妥,縱然那劉鶴不合你我心意,但紹兒總是策兒的親兒子,若是策兒日後得知真相,卻要我母子如何相見?”

    吳小夫人笑道:“姐姐,你多慮了。且不說策兒未必便能知道,便是他知道了,又能如何。莫非他還能為了那個來曆不明的女人忤逆母親不成?”

    “但是……”

    “姐姐,老爺在時,多有仇敵,那女人來曆不明,身份成謎,焉知不是仇家派來亂我孫家的。這取亂之道,怕就是應在紹兒身上。況且策兒年紀還輕,且妻妾成群,將來隻怕是子嗣無數,到時他也不會在乎這個孽種了。”

    “可那女人的身份終究未明,萬一冤枉了她……”

    “姐姐,若她真是仇家派來,那必然是安排的妥妥當當,哪裏找的到證據。為了我孫家上下,便是冤枉了她,也是說不得了。反正就算她是無辜,也不過隻是個孤女,隻要瞞過了策兒,還怕誰來報複不成?”

    吳大夫人心裏還有些不豫,但被吳小夫人這麽一講,也自無話可說。這吳小夫人便是日後的東吳吳國太,東吳後宮的第一把手,其手段自然是非同小可,吳大夫人乃是標準的“女子無才便是德”,又如何能說的過自己的妹妹。因此吳大夫人雖然滿心覺得這事不對,卻也無法反駁。

    吳小夫人製定的計劃很是陰損。她和朱家早已暗中勾結,劉鶴一進孫家,安排給她的貼身丫鬟便是由朱家派來的,這丫鬟本人不會任何武藝,不然也瞞不過孫策,孫策是不會讓一個他不熟悉的高手整天待在劉鶴身邊的。不過這丫鬟卻有個雙胞胎姐妹,乃是朱家精心培養的好手。今日這丫鬟在約定的時刻故意弄髒衣物,然後借口換衣而退下。她的雙胞胎姐妹便依照約定在此時詐稱火起,調開守衛後,經朱黎的房間混入孫家,進而到劉鶴的身邊頂替自己的姐妹。至於為什麽要詐稱火起,畢竟是自己家,吳小夫人可沒打算真放把火。

    這一步損就損在雙胞胎上。頂替的丫鬟和原來的丫鬟長得一摸一樣,誰也想不到她們會是兩個人,而原來的那個丫鬟在劉鶴身邊已經有了一段日子,孫策一直認為她不會武功,這時頂替的丫鬟顯示出了一身好本事,孫策自然就會產生一些疑心,認為其中有些他不知道的事情,而吳小夫人也正好把孫策的疑心轉移到劉鶴身上,說不定就一舉解除了孫策對劉鶴的信任。

    依照計劃,這頂替的丫鬟提出了“老夫人要見孫子”的要求,兩位吳夫人素來和劉鶴不睦,本以為劉鶴必然不會來見自己,這樣那頂替丫鬟就能將小孫紹抱走。計劃的下一步便是整個陰謀的所在,吳小夫人早就選好了一個長相和孫紹相似的嬰兒,待那頂替丫鬟來時,便讓她抱著頂替的嬰兒逃跑,而吳小夫人自己則高喊“有賊人搶走了小少爺”,孫府中高手無數,自然不會讓這頂替丫鬟跑了。成擒之後,這丫鬟便在逼供時宣稱,她是某個男性的手下,該男性素來與劉鶴有染,因此派她來保護劉鶴,而那個孩子也是劉鶴和那個男性生的,與孫策無關,她這次來搶孩子,也是那個男性的命令,因為他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跟別人的姓。

    事情到了這一步,劉鶴必然是大聲喊冤,吳小夫人就可以在這時提出用滴血認親的方法來說明事實。可以想象,事情的結局必然會如同吳小夫人預料的那樣,劉鶴和孩子縱然不死,也會被逐出孫家。按照之前和朱家的協議,吳小夫人接下來就要扶持朱黎稱為孫家大婦。

    至於無辜的孫紹,考慮到他長大之後為母親複仇的可能,吳小夫人決定將他交給某個偏遠地區的農戶收養。畢竟是親生骨肉,因此吳小夫人作出的決定是讓人收養而不是斬草除根。不過按照吳小夫人的計劃,小孫紹想要回歸孫家那是終生無望,就算孫策從此無後,還有孫權、孫翊、孫匡、孫朗,實在不行還有孫靜那一支,怎麽也輪不到孫紹來個逆襲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