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坐在中軍帳內的張濟神秘的中流矢陣亡,張繡便領了叔父留下的人馬,準備去攻打長安,企圖再現當年董卓的輝煌。

    隻是張繡卻萬萬沒有想到,那個一向逆來順受的小皇帝這次居然很是有魄力,竟是一連下了數十份詔書,使得長安附近的大小諸侯齊來救駕,或者說是齊來搶奪天子。

    這一下,原本打算代替自己的叔父完成稱霸大業的張繡懵了,猶豫再三,他始終沒有魄力作出憑借一己之力對抗天下的事情來。而就在他打算觀望一段時間的時候,曹操卻異軍突起,一戰而擊潰李傕、郭汜聯軍,成功把小皇帝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為了確保自己能夠長時期的挾持天子,曹操幹脆讓小皇帝把都城定在許昌,就此定了大局。

    麵對這樣的結果,張繡當然很是不滿,可曹操此時兵精糧足,又占了天子的大義名分,張繡若是這時候攻打曹操,先不說打不打得下,一頂造反的大帽子就先扣在了他的頭上,因此,張繡隻得很鬱悶在宛城繼續等待時機。

    可是作為一個有野心的領袖,張繡是絕對不甘心就這麽讓曹操安安生生的過日子的,不管是為了阻礙曹操的發展,還是為了提高自身的實力,反正張繡有著充分的理由去和曹操過不去,因此兩家交界處的摩擦很是頻繁。

    這一來,曹操就不願意了。

    自從擁立天子之後,曹操自認為已是天下一等一的諸侯。在他看來,遍觀天下,能與他一戰的也隻有北方的袁紹而已。荊州劉表,益州劉焉,雖是漢室宗親,卻無才幹,而袁術、公孫、馬騰之流,隻不過是小人得勢,遲早必亡,餘子碌碌,皆不足道。事實上,就算是袁紹,曹操對他有所顧及也不過是看在冀、青、幽三州那數十萬的軍隊罷了,至於袁紹本人……荀彧說得好:“多謀無斷,誌大才疏,薄情寡義,無容人之量”,這樣的人,曹操還真沒想過自己會輸給他。

    在這種情況下,張繡的不斷挑釁對於正胸懷激昂的曹操來說是一件很掃麵子的事情。你想啊,人家曹操正覺得觀普天之下竟沒有人是我的對手,你張繡卻在人家麵前跳來跳去,還一邊跳一邊喊:“打我呀!打我呀!”,這種情況下,不管是為了麵子,還是為了掃平周邊,都由不得曹操不動手了。

    曹操是何許人也,堪稱三國第一的人物,比起他來,什麽諸葛亮、司馬懿的,都待靠邊兒站。諸葛亮雖然牛叉,但盡管他手下有著關張趙馬黃,也不過就是困守蜀中一地罷了,司馬懿雖然一手奠定了日後晉朝的基礎,但他鬧事時也是在曹操死了之後。而曹操一生征戰,雖未全勝,但可謂是戰功赫赫,天下三分時,魏國的疆域幾乎要比得上蜀漢和東吳的總和,更何況北方比起南方本就混亂的多,劉備的蜀漢不過是直接撿了劉表和劉璋的剩飯,東吳更是吃著孫策留下來的殘羹冷炙,而且孫策一統江東時,麵對的全是些小型勢力,哪裏有李傕、袁紹這樣的巨型對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