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先生既有此言……實不相瞞,瑜有一事相求。”

    周瑜這招很陰損。

    你孫乾不是說周瑜救了張飛麽?那好,周瑜幹脆就承認這個事實,承認他有為了他人而奮不顧身的精神境界。但是,就算周瑜有了這樣高尚的精神境界,也不能避免他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當他遇到一些無法獨力解決的困難時,尋求他人的幫助也是很自然的事情。而這個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人曾經幫助過孫乾代表的徐州,因此,在周瑜提出尋求幫助的要求時,在剛剛說過感謝的話的前提下,孫乾是很難拒絕周瑜的要求的。

    況且,孫乾之所以要把周瑜捧得那麽高,就是為了讓他無法拒絕自己接下來的要求。如今周瑜搶先提出要求,則是在說明:正如你所說,我的精神境界高尚無比,既然你現在能坐在我這麽一個高尚的人麵前,那麽你的精神境界自然也不會低,我懂得舍己為人,你自然也就懂得知恩圖報,現在我有困難,想來你是一定會幫助我的。

    正如周瑜所料,孫乾聽到這話,嘴角很是抽動了一下:“不知周公子為何事所苦,但有所命,乾自當聽從。”

    孫乾也不是第一天出來搞外交,大大小小的事情他也見了不少,此時他說出的這番話可是有深意的。所謂“乾自當從命”,就是說,我孫乾沒二話,你周公子說什麽我就作什麽,但這和徐州沒關係,我可沒資格代表我家老大答應你什麽。

    周瑜自然明白孫乾的伎倆,他對此也是早有對策。作出一臉沉痛,他刻意欲言又止的說道:“瑜……咳……瑜……孫先生,足下此來何為,瑜已盡知,但當年文台公病危時,瑜曾斷發立誓,決不借兄弟之義,兒女之情插手於長沙內政。為此,瑜特外居於舒城,不任官職。今瑜雖感足下盛情,但終不能違誓,還請孫先生見諒。”

    什麽叫無恥,聽聽周瑜的話就知道了。什麽斷發立誓,吹牛而已,至於什麽外居舒城,不任官職,根本就是他舍不得地主階級的腐敗生活,不願意去過那種沒有周休沒有年假的公務員的日子罷了。

    他這一手倒也算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你孫乾不是說我周瑜精神境界高嗎?那好,我就告訴你,其實我的精神境界早就高到了不滯於物的境界,功名利祿對我來說都是浮雲啊浮雲,你要是讓我參與到那些俗事當中,你就玷汙了我這種高尚的精神境界,你就是和自己剛才說的話作對,你就是自相矛盾,你就是虛偽,你還活著幹什麽,快點自我了斷吧。

    周瑜算計的很好,可是他卻不知道,這番話到了孫乾的耳朵裏卻有了另外的含義。

    從孫乾的角度來看,周瑜身為長沙大BOSS孫策的結義兄弟,按理來說最起碼應該是個中等BOSS,就算是第二BOSS也不是不可以商量的,可周瑜目前偏偏是個隱居的NPC,這實在是太不符合孫乾的價值觀了。但是如果把一切都牽扯到權力鬥爭上,那麽事情就不是不可理解了。最起碼至今仍在權力鬥爭的漩渦裏掙紮的孫乾就覺得心有戚戚焉。在他看來,身為某個中等家族的繼承人,同時還是南華宗的傳人,再加上孫策未來妹夫的身份,周瑜確實有能力給孫策的執政帶來阻礙,那麽受到排擠也就是很正常的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