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向袁紹提出了這個建議,又間接點明了利害。袁紹細細思量,隻覺此計甚好。這幾日諸侯的反彈愈加嚴重,他也覺得有些力不從心,如果把諸侯的眼光都引向董卓那邊,他的收買工作就會輕鬆不少。假如真有人打進了洛陽,嘿嘿,也不用自己幹什麽,一定會有人下黑手。

    想到這裏,袁紹心中大悅:“孟德果然乃國之棟梁,董賊當時日無多矣。”

    曹操答道:“公路過譽了,便請明日宣布此令。”其實他心下對袁紹很是不屑。曹操看得很遠,比起增強自身實力,天子更重要得多。

    袁紹道:“自當如此。”之後他便沉浸在了天下我有的喜悅當中,連曹操告退也不知道。

    汜水關中,華雄整日閉門不出,任憑孫堅軍百般叫罵,就是不為所動。孫堅雖有心強攻,但一來汜水關牢不可破,二來自身兵力也並非雄厚,經不起這樣的消耗,於是兩軍相持,數日無戰。

    孫堅正對戰況毫無進展頭痛不已,卻突聞手下來報,袁紹聚諸侯共誓,先入洛陽者為丞相。聽完手下的報告,孫堅皺了半天眉頭,之後發出了一個命令:“諸部撤離此地,留一千死士駐守。”

    程普在旁問道:“師兄,這是為何?諸侯援軍即至,那汜水關何愁一舉而破?”

    孫堅搖頭道:“那華雄豈不知如此?諸侯大軍行動遲緩,雖據此不遠,卻需明日方可到達,今日晚間,華雄必來劫營,以挫我軍士氣。”

    “既然如此,何不設計殺之?為何要撤軍?”

    “明日袁紹等人便來,若汜水關就此而下,洛陽如何能輪到你我兄弟?我且送華雄一場功勞,則諸侯必然惶恐,不敢與戰,彼時我軍再敗華雄,便是不世之功。”

    “師兄高見。”

    孫堅心裏清楚,諸侯這次帶來的兵馬雖然不少,可是說到將才,卻是半個也無。其實這天下善戰者雖然不少,可如今居軍職者多因殺黃巾而上位,殺戮一幫老百姓,又需要什麽韜略了。隻歎那幫身為上位者的腐儒對軍事一竅不通,以為殺得人多便是英雄,卻不知被他們引為心腹大將的,隻不過是一堆莽夫罷了。可莽夫也是分級別的,典韋、張飛那種是極品,而這些諸侯的手下,卻隻是些三流貨色。袁紹、曹操的手下雖然有些樣子,卻被他們留在了家裏。如今諸侯聯軍若無孫堅,想贏華雄那是休想。

    當夜果然不出孫堅所料,華雄率軍出關劫營。孫堅帶著一千死士不敵而走,黑夜之下,華雄也沒發現孫堅營中之兵數目不對,隻是追著孫堅不放。孫堅命祖茂戴著自己的赤巾誘敵,就此逃脫,而祖茂將赤巾縛在一個墳墓旁的閑燒柱上後,跳水而去。華雄眼看前方赤巾忽然不動,疑有陷阱,又不甘就此離去,徘徊良久,終於上前,發覺被騙後咆哮不已,卻也隻能憤憤而去。

    第二日諸侯到來,聽聞孫堅為華雄所敗,無不大驚。這些人雖然一心爭名逐利,但畢竟不是白癡,孫堅的實力他們都是知道的,卻沒想到這樣的猛人居然輸了,一時之間都覺得前景很是渺茫。想是這麽想,可洛陽就在前麵,難道不戰而去?就此軍心盡失不說,還會淪為世人笑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