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海島大仙丘雲瑞,轉升惠州府城隍,秦閏侍神。秦閏今改字秦大有。一日,陰司冥府地藏王菩薩議論雲雲:“今有惠州府新任城隍,自蒞任之日,陰陽判斷,秉政公私。”即差陰司冥使,上賚法旨。法旨到,跪聽宣讀:“即有海島大仙轉升惠州府城隍,地藏王菩薩賜汝劄符一道。日管陽,夜管陰。陰陽兩界,秉正公私,正直為神。又賜汝符節一杆,出方入徑,神欽鬼伏。叩首謝恩。”城隍接了法旨,大有侍神,不題。

    卻說惠州府城南,有一富翁尹恒升,四十無兒,其妻莫氏。一日,夫婦坐下談論雲雲。恒升道:“自古有話:四十無兒方納妾。今積下許多金銀產業,亦是無用之物。終日心煩如之奈何?”莫氏回言:“丈夫何必憂慮,世人尚有三妻五妾,既然夫君無子,妾身亦是虛守空房。不若丈夫早納一妾,倘生三男二女亦未可知。我勸你早日方算,事不宜遲。”自此納得一妾,過後六年亦無生養。

    莫氏謂夫曰:“人生無嗣者,尤恐前生之過失。丈夫行些好事,再納一妾。倘得上天見憐,亦未可定。”自納第三房妾氏,所生得一子,名喚奇友,年方二八。

    一日,師生放學,正欲回歸早膳。不期路過六人,有高的、有矮的、肥的、瘦的、老的、嫩的,手拿鮮果。奇問:“諸位吃的是甚的果子?”其中一人說:“兄未逢此果,敬奉一枚與汝嚐嚐。”奇接此果自嚐,撲鼻清香,吃之美味無窮。歸到家中,見父母說吃果之事,說了一遍。自覺身子困倦:“我去瞌睡片時。”自此睡熟,叫也不答應,喚也不醒。父母呆了,不知何故。一連請了幾個醫生,診奇脈,說是中風之病。服藥亦不得入口,連睡數日不醒。隻是氣息如常,亦不死亦不活。捱至第六日,複請一醫生察之。說:“不是中風,若謂中風者,其脈必浮細。察其脈,隻在半表半裏,總在肝肺二經。有病書雲,肝藏魂,肺藏魄,魂魄失散,是以數日不醒。你隻可做一張牒文,在城隍告訴因由。城隍主宰乃正直之神,可能查察陰陽,判斷公私,昭然顯見,與汝可分,事不可遲。”尹恒升聽醫生之言有理,夜作牒文一張。牒曰:

    投訴牒人尹恒升,為子失魂,伏乞城隍主宰,查察陰陽追究事。升原籍浙江杭州府比新關人氏。今居廣東惠州府城南,行年六十三歲。三房家室,單生一子,名奇友,年方二八。於六月十二早,師生放學,路遇六人與果吃之。不明是甚麽果,吃了自覺身子困倦,瞌睡片時,連眠七日不醒。懇哀主宰,細察緣由。看是何方妖怪,攪亂庶隅,早早除害,萬民遵仰。子民尹恒升、妻莫氏一家五口,哀哀上告。自尹恒升燒了此牒,城隍即命本司內役付了符節,速召城廂內外四方土地。不一時,四方土地聚集,齊入廟宇,跪在丹墀"。稱說:“都爺呼召我們小神有何吩咐?”城隍吩咐:“今有城南門外,尹恒升子奇友,避(被)妖所侵,急急找尋,休得遲疑。”城南土地稟上:“城南有六個野鬼,三年一現,魔滅人間。此是三年,又替一個,自宋朝以來有之。”城隍即差內役,速速勾拿六個野鬼,到來審勘。不一時勾到,六個野鬼跪下:“爺爺拿我六鬼何事?”城隍厲聲罵道:“你還不知死,今有恒升之子尹奇友,被你六鬼侵害,是何道理?”其鬼:“稟上都爺爺,我們六鬼乃天地運化,三年一替,又替一個超生。自宋朝以來,周而複始,皆係定數,何得不是。”城隍罵道:“你這胡混的鬼,自不知悔問,不察自己緣由。爾知己之受,何得與人受之。今本司不比前時之司,不許害人。”吩咐眾將:“將此六個野鬼,收入黑鬼洞中。待至一十八年,罪滿之日,一齊放出超生。”此話不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