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天亮笑著說道:“少吹一點你那光榮曆史,大家都知道的嘛。”

    先知將,再去激,施用激將法,除了要考慮對方身份以外,還要注意觀察對方的性格。

    一般說來,一個人的性格特點往往通過自身的言談舉止、表情等流露出來,快言快語、舉止簡捷、眼神鋒利、情緒易衝動的人,往往是性格急躁的人,直率熱情,活潑好動、反應迅速、喜歡交往的人,往往是性格開朗的人,表情細膩,眼神穩定,說話慢條斯理,舉止注意分寸的人,往往是性格穩重的人,安靜、抑鬱、不苟言笑,喜歡獨處,不善交往的人,往往是性格孤僻的人,口出大言,自吹自擂,好為人師的人,往往是驕傲自負的人,懂禮貌、講信義,實事求是、心平氣和,尊重別人的人,往往是謙虛謹慎的人。對於這些不同性格的對話對象,一定要具體分析,區別對待。

    比如對待傲氣十足的人,如果他麵子看的很重而講究分寸,那不妨從正麵恭維入手,讓他飄飄然,因為虛榮而順從你的意圖,這種類型的人隻要你說他長得很高,他便會跳起腳給你看。

    成達明是這樣的人,性格開朗,直率熱情,活潑好動、反應迅速、喜歡交往。

    “向縣長,我知道招商局是個爛攤子,你就是逼我去跳水的。”

    向天亮微微一笑,“你有什麽為難之處,盡管說。”

    “反正不好下手。”成達明還是搖頭。

    向天亮不以為然的說道:“老成,我聽人說,你是名不符其實,牛皮吹得轟轟響,其實沒什麽能耐,這不會是真的吧,我還聽說,你有些道貌岸然,有點,有點偽君子的風範,嘿嘿……”

    這是在戳對方的痛處。

    “激將法”中的“激”,確切地說,就是要從道義的角度去激對方,讓對方感到不再是願不願意去幹,而是應該,必須去幹。

    以義激之的方法,在我們國家更為有效,因為在傳統道德文化中,有一個重要的方麵就是重視人的品德修養,講求道義、氣節。對於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衡量標準,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麵旗豎在屬於做人道德的領地,激之以道義,恰恰都是去觸及對方的內心深處,讓他認為對方求助的實質是道義的行為。

    還有,通過故意貶低對方,看不起他,說他不行借以激起對方求勝的欲望,也能使其超水平發揮自己的能力,從而達到我們的目的。

    “向縣長,你別激我啊。”

    向天亮擺了擺手,“長話短說,你要不願去,我就換人。”

    “這麽說,我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嘍。”

    “不錯,不但要去,而且去了之後還得幹好。”

    有時候,這種逆反心理的應用,也是一種好的激將法,對於有些人,在某種事情上,你禁止他做,他便會禁不住去做,尤其是倔強的人更會如此,反之,你放手不管,說“你盡管做吧”,對方反而不願服從,或者起了懷疑,結果就不去幹了,懂得這個道理,便會在很多場合操縱人心,易如反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