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無聲的較量。

    最初,囿於傳統的保守和以往的慣例,對新來濱海上任的向天亮,濱海領導班子的所有成員,絕大多數都抱著防範的心態,或冷對,或懷疑。

    所以,試探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縣委的三駕馬車,聯手對向天亮的試探,並沒有取得應有的成效。

    於是,這種短暫的聯合,象曇花一現,象陣風似的過去了。

    真正的較量,還是在三駕馬車之間進行,這才是濱海縣政壇的主要旋律。

    和縣委三駕馬車相比,向天亮的地位和級別還太低,作為一個新人,他的到來,不過是一潭渾水中扔下的一顆小石子,聽得見聲響,掀不起多大的風浪。

    因此,接下來的便是示好和拉攏,書記也好,縣長也罷,人多才能力量大,多個朋友就少一個敵人。

    縣委副書記李璋自視清高,放不下架子,搞小動作卻頗有一套,這次公安局副局長馬理元請北城區的宣浩峰幫忙,正是李璋在幕後指使,隻不過偷雞不成,反而又蝕了把米。

    李璋從清河市朋友那裏,得到了一個重要信息,向天亮在市建設局工作期間,和國泰集團公司的兩位老總打得火熱,而且很可能還有曖昧關係,所以,當向天亮請來國泰集團公司投資濱海縣的時候,李璋認為有機可乘,便指使馬理元設法搞清向天亮和國泰集團公司的真正關係。

    當然,李璋這樣做,目的並不是搞垮向天亮,而是要抓到他的把柄,從而以此拉攏或控製向天亮。

    另一邊,縣長陳樂天不是不想有所行動,而是一時想不到有效的辦法,向天亮出手就對縣審計局長高晉陽下手,而且一擊而中,大大出呼陳樂天的意料。

    向天亮出手不凡,出手不按套路,確實打亂的陳樂天的思路,放下架子示好或拉攏向天亮,會被別人認為軟弱可欺,而一旦報複向天亮,很可能會讓張衡和李璋有機可乘,從而讓己方陷入兩麵受敵的境地。

    李璋的失手,陳樂天的猶豫,正好給了張衡一個很好的機會。

    作為縣委書記,堂堂的濱海縣一把手,張衡雖然不能掌控全局,但他始終在等待每一個機會,李璋的手下馬理元出來搞事,正中張衡的下懷。

    縣常委會臨時會議上,盡管李璋極力為馬理元辯護,但張衡毫不猶豫,聯手陳樂天,以七票對兩票的絕對優勢,徹底的拿下了馬理元。

    這不但是向天亮的勝利,更是張衡和陳樂天的勝利,同時,也是張衡對向天亮的一次示好。

    領導能給下屬的好處,無非就是權力。

    向天亮得到了權力,他手中權力的的範圍,大得有點嚇人。

    首先,向天亮是縣長助理,是縣政府的一部分,其次,他兼任縣政法委副書記,觸角可及公安局、檢察院、法院和司法局,再次,他聯係的監察局,其實是和縣紀委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等於是和縣紀委搭上了邊。

    現在,向天亮又兼任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對於年生產總值不過五十億的濱海縣來說,隻要經濟開發區這塊牌子出去,招商引資工作稍有作為,就等於掌握了全縣的經濟大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