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二十八宿為禽象,則近代方有之。意者,因十二辰所取而附會其說耳。何則?十二辰以子午卯酉為四中宮,故一宮各管三象。子宮女虛危。虛星居中,故為鼠之本象。女為蝠,危為燕,取其似鼠者以配之也。卯宮氏房心,房星居中,故為兔之本象。氏為貉,心為狐,則取其似兔者以配之也。午宮柳星張,星居中,故為馬之本象。柳為獐,張為鹿,則取其似馬者以配之也。酉宮胃昴畢,昴星居中,故為雞之本象。胃為雉,畢為鳥,則取其似雞者以配之也。其餘寅申巳亥辰戊醜未八宮,則各管兩象而以近中宮者為主,辰宮亢近中宮,故為龍之本象。角居其旁,則取蛟為龍之類以配之。寅宮尾近中宮,故為虎之本象。箕居其旁,則取豹為虎之類以配之。醜宮牛居中宮,故為牛之本象。鬥居其旁,則取獬為牛之類以配之。亥宮室近中宮,故為牛之本象。壁居其旁,則取犴為羊之類以配之。巳宮畢近中宮,故為蛇之本象。軫居其旁,則取蚓為蛇之類以配之也。這是說明十二支生肖的由來已古,及其取象於二十八宿象形。

    幹支五行。

    《協紀》六經論五行者,始見於《尚書 洪範》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大禹謨》曰:“水火金土木,穀惟修其源,起於河圖洛書數。”合河圖之一六,水也。二七,火也。三八,木也。四九,金也。五十,土也。在圖則左旋而相坐,在書則右轉而相克也。然土於圖書為五十中宮之數,無定位,無專體者也。惟《呂氏春秋》則以土直季夏之月,以順相生之序。《白虎通》又以土直辰戌醜未之四季,而分旺於四時。文王後天圖象,坤艮二土獨居夏秋冬春之交,則以火必得土而後能成金,水必得土而後能生木也。今按行也者,言其行於地者也。質行於地而氣通於天,數之有五矣,故曰五行也。地者,土也,以其對天言之則曰地,以其質言之固土也。土之為四行君也,固也。君則不專其司,不居其部,是故以火之克金而秋乃承夏令也。則謂既有四方,必有中央,而中央固土也,可以嗣火之老而生金也。以春秋冬夏之遽嬗,四行轉多而土轉少也,則謂季月必辰戌醜未,而辰戌醜未固土也。減十二日以與本令,餘十八日為土王用事,則各七十二日也。坤艮二土居四季之交,為土之真體,則後天圖象明之。乾巽二方據魁罡之戶,視土之用神。則《素問運氣》詳之。土之君乎四行也,番矣。此猶皆為有象者也。若其無象可示者,則寅申巳亥子午卯酉則無一之離乎土矣。何也?非土則水火金木不能以行,其能以行者,皆土也。”

    這一段說明了五行的來源和它們相互的關係。《協紀》:“幹支五行,天幹,則甲乙屬木,丙丁屬火,戊已屬土,庚辛屬金,壬癸屬水。地支,則寅卯屬木,配東方也?已午未屬火,配南方也。申酉戍屬金,配西方也。亥子醜屬水,配北方也。五星象又以寅亥屬木,卯戍火,辰酉屬金,子醜屬土。而午則為日,未則為月者,則以子醜在下,故為土。午未在上,故為日月。寅卯辰巳申酉戊亥分布左右,則為四時之流行於天地之間,故以左右之合宮而別為木、火、金、水之序也。”

    上述的地支五行,一為方位五行,寅卯辰三方處於東方屬木,己午未三方處於南方而屬火,申酉戍三方處於西而屬金,亥子醜三方處於北而屬水。一為星家五行,以十二支掌部位,午未在上為日月,子醜在下為土,對宮相合(寅亥合,卯戍合,辰酉合,巳申合),子醜合即為化氣五行。

    十二支五行的係統是龐大而複雜的。綜合諸術家五行大概有:

    一、正體五行,簡稱正五行,另稱老五行,是諸家通用的基本五行。

    二、洪範五行,是日家專用以遁龍墓運的五行。

    三、八卦五行,是後天八卦的納甲五行。

    四、玄空五行,是近代地理術家消納水神五行,其中有大玄空和小玄空的區別。

    五、渾天五行,其中有盈縮龍五行和渾天星度五行。

    六、雙山五行,是楊筠鬆創的天盤消砂納水五行。

    七、化氣五行,其中有天幹五合化氣,地支三合化氣,地支六合化氣五行。

    八、四經五行,是近代地理術者誤解曾文辿《天玉經序》的天地父母卦、大玄空消納五行。

    九、鬥首五行,是《欽定協紀》拆除的,以天幹五合化氣五行分屬的五行。如甲己化土,把甲由正五行屬木,改為鬥首五行屬土。丙辛化水,把丙由正五行屬火,辛由正五行屬金,都改為鬥首五行而屬水。這種五行自古迄今在廣東一帶的日家仍然流行,如興寧的《羅家通書》擇日的課格,就可看到四柱上麵標寫的“破”“廉”“元”……等的鬥首五行。

    此外,幹支五行還有二十八宿消峰五行以及禽星五行……等,不勝枚舉。

    十二支五行,以正體五行為術家基本的應用最為廣泛的五行。其次就要推郭楊曾古代地理術天盤的雙山三合五行了。茲分別介紹於下:

    一、正體五行。

    十二支正五行:亥子屬水,寅卯屬木,巳午屬火,申酉屬金,辰戊醜未屬土。

    十天幹五行:甲乙屬木,丙丁屬火,戊己屬土,庚辛屬金,壬癸屬水。

    八卦五行:坎屬水,震巽屬木,離屬火,兌乾屬金,坤艮屬土。

    十二支奇偶陰陽:奇數,子寅辰午申戊屬陽。偶數,醜卯巳未酉亥屬陰。

    十二支五行陰陽:東方木,寅為陽,卯為陰。南方火,巳為陰,午為陽。西方金,申為陽,酉為陰。北方水,亥為陰,子為陽。中央土,辰戊為陽,醜未為陰。

    十二支方位:東方,寅卯辰。南方,巳午未。西方,申酉戍。北方,亥子醜。

    十二支三合及化氣:申子辰三合化水,寅午戍三合化火,巳酉醜三合化金,亥卯未三合化木。

    十二支三合煞方:申子辰年月日時,煞南方巳午未。巳為劫煞,午為災煞,未為歲煞,合稱三煞。

    寅午戊年月日時,煞北方亥子醜。亥為劫煞,子為災煞,醜為歲煞,合稱三煞。

    巳酉醜年月日時,煞東方寅卯辰。寅為劫煞,卯為災煞,辰為歲煞,合稱三煞。

    十二支六合及化氣:子醜相合化土,寅亥相合化木,卯戍相合化火,辰酉相合化金,巳申相合化水,午未相合化土。

    十二支六衝:子午相衝,卯酉相衝,寅申相衝,巳亥相衝,辰戊相衝,醜未相衝。所謂相衝,是子衝午,酉衝卯。因為子屬水午屬火,水能克火,火不能克水,金可以克木,木不可以克金,即所謂“東衝西不動,南衝北不移。”

    十二支相害:子未相害,醜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酉戊相害,申亥相害。

    十二支三刑:子刑卯,卯刑子。醜刑戍,戍刑未,未刑醜。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

    十二支配天幹祿和刃(乾坤艮巽沒有祿刃,己戊的祿刃寄於丙丁):甲,祿在寅,刃在卯。乙,祿在卯,刃在辰。丙(戊)祿在巳,刃在午。丁(己),祿在午,刃在申。庚,祿在申,刃在酉。辛,祿在酉,刃在戍。壬,祿在亥,刃在子。癸,祿在子,刃在醜。

    十二支天馬:子馬寅,醜馬亥,寅馬申,卯馬巳,辰馬寅,巳馬亥,午馬申,未馬巳,申馬寅,酉馬亥,戊馬申,亥馬巳。

    十二支配天幹陽貴人:甲貴未,乙貴申,丙貴酉,丁貴亥,戊貴醜,己貴子,庚貴醜,辛貴寅,壬貴卯,癸貴巳。陽貴人冬至後從未宮起貴順推,辰戍為天羅地網不入貴人。

    十二支配天幹陰貴人:甲貴醜,乙貴子,丙貴亥,丁貴酉,戊貴未,己貴申,庚貴未,辛貴午,壬貴巳,癸貴卯。陰貴人夏至後從醜宮起貴人逆推,辰戍不入貴人。

    十二支記年月日時:《周禮》“十日之號,十有二辰之號,十有二月之號,十月二歲之號……”“十日之號”,是指日辰配十天幹而言。“十有二辰”,就是指十二地支。記年: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年稱為子年,乙醜、丁醜、己醜、辛醜、癸醜年稱為醜年。餘類推稱為寅年卯年辰年巳年……亥年。

    記月,稱為子月醜月寅月卯月……亥月。

    記日,稱為子日醜日寅日卯日……亥日。

    記時,稱為子時醜時寅時卯時……亥時。

    二十四小時配十二時辰:子時,午夜十二時至淩晨一時。醜時,一時至三時。寅時,三時至五時。卯時,五時至七時。辰時,七時至九時。巳時,九時至十一時。午時,十一時至十三時。未時,十三時十五時,申時,十五時至十七時。酉時,十七時至十九時。戍時,十九時至二十一時。亥時,二十一時至二十三時,二十三時至零時為夜子時。

    先天八卦

    所謂先天卦,主要的含義有三:

    一、先天八卦,是以八卦的形式說明宇宙的先天,即宇宙的起源是由含有陰陽因子的太極化生為兩儀,即天地,或陰陽二氣。再由陰陽二氣化生為四象(太陽,少陽,太陰,少陰,東西南北,春夏秋冬),由四象的陰陽化生為八卦,由八卦陰陽化生為世界的萬物。

    《係辭傳》說:“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象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於身,遠取於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說明了先天八卦是古人在生活和生產實踐中,上觀天象下察地形而仿宇宙自然形象而創作的,如先天八卦的乾(天)、坤(地)、艮(山)、兌(澤)、震(雷)、巽(風)、坎(水)、離(火),形象地表示了宇宙自然現象。

    二、先天八卦為伏羲氏作,先於後天八卦周文王作,所以稱為先天。

    三、先天八卦為體,後天八卦為用。

    所謂“體”,是根本是基礎是宇宙的本源,是宇宙原來的自然現象。《說卦傳》說:“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意思是:太極化生上天下地互相配合定位,山(嶺)和澤(水中重聚)互通氣息,雷雨風雲相互出入而過逼,水與火不相射而是互相的資助,八卦天地山澤雷風水火是互相交錯的,即是各卦內在的自我陰陽和各卦相互發生的陰陽關係鬥爭———統一——鬥爭的反覆是永恒關係化生過程。

    邵子曰:“乾南坤北離東坎西兌居東南震居東北巽居西南艮居西北,所謂先天之學也”。是先天八卦各卦方位之體。

    邵子曰:“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乾兌離震為陽,巽坎艮坤為陰,乾競為太陽,離震為少陽,巽坎為少陰,艮坤為太陰。”是先天八卦順序及各卦屬性之體。

    後天八卦為用。

    孔安國《周易注》“河圖者,伏羲王天下龍馬出河,遂則其文,以畫八卦。洛書者,禹治水時,神龜負文而列於背,其數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類。”這種說法雖然不可考,但說明先天八卦是源於河圖而後天八卦是源於洛書。

    《係辭傳》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又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此河圖之數也。洛書合取龜甲,故其數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

    河圖:一六為水居北,二七為火居南,三八為木居東,四九為金居西,五十為土居中央。

    天數二十有五,即1 3 5 7 9=25

    地數三十,即2 4 6 8 10=30

    天地之數五十有五,即25 30=55

    清李光地《周易折中》曰:(河)圖之左方,陽內陰外,即先天之震離兌乾,陽長而陰消也。其右方陰內陽外,即先天之巽坎艮坤,陰長而陽消也。合所以象二氣之交運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