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兩根最簡單的小棍兒作為一種重要的餐具,人們拿它在手,運用自如,可以任意夾取大至餃子、包子、油糕及各種大塊菜肴,小至米粒乃至發絲細的菜絲。這種餐具,雖然今天在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已廣泛流行,但它最早是由中國人發明的,可以說是中國飲食風習的一大特色。

中國人發明筷子的確切時間尚難斷定,但最遲不會晚於西周。先秦文獻中曾稱筷為“著”或“挾”、隋、唐時期又稱“筯”;後來人們厭惡“著”、“筯”皆含停滯之意,遂反其意改稱“快”;宋以後又在“快”字上加“竹”頭寫作“筷”。

中國人曆來講究在餐具的造型、雕飾方麵追求精美。筷子這種餐具在造型上沒有多少文章可做,無非是上粗下細,上方下圓,這種造型的優點是手持的一端,有棱不轉,放在餐桌上不滾;夾菜入口的一端光滑,不傷唇舌。也有通身皆圓的,因無上述優點,不大受人歡迎。此外再無別的花樣。但是人們卻在筷子的質料和雕飾方麵刻意追求。《韓非子·喻老》中有“(箕子)以為象箸必不加於皐,必將犀玉之杯”的記載;1961年考古工作者在雲南祥雲縣戰國時的墓葬中出土了銅鑄的“箸”。這說明早在兩千多年前,貴族階級已經用銅和象牙製造筷子了。隋唐以來,宮廷、官府和地主、富商之家,講究以金、銀鑄造或以玉石、珊瑚等雕製筷子。杜甫《麗人行》中“犀筯厭飫久未下”說的是唐代宮廷中使用的犀牛角雕刻的高級筷子。即使中等人家使用木、竹筷子,自漢唐以來,也先後精選出烏木、楠木、越王竹、箸竹等數百種優質原料製筷,大大豐富了筷子的品種。在筷子雕飾方麵,皇室貴族們喜歡刻龍、鳳圖案,文人騷客們喜歡刻詩、詞文句或山水、花鳥等,為筷子增加了無限的風彩。

由於筷子的構造極簡,用它挾取食物全在於駕禦的技術。西方有些國家近來掀起“用筷熱”,有些企業、學校和政府部門專門建立了教人學用筷子的所謂“培訓中心”。然而在我國,因幾千年來,人人皆會用筷,皆可為師,無須設立專門培訓機構。小孩子從吃飯開始,就學習用筷。但大人們從來不給孩子講什麽杠杆作用、力學原理之類的理論,而是讓孩子在實踐中揣摸體會其奧妙,久而久之,自然得心應手。近來有許多中外學者大談用筷子可以使人體許多關節活動,有益於健康長壽,卻較少有人談及用筷子對於人們持物技能訓練方麵的重要作用。中國人大部分以右手持筷,因而右手掌握運用工具的技能比左手要高得多。有少數以左手持筷的人,則覺得左手持物技能大大高於右手,不僅掌握各種工具皆用左手,甚至握筆寫字也覺得左手方便。有人說中國人手巧,特別是手工藝品精美,與筷子作為餐具有很大關係,恐怕不無道理。可見筷子不僅是中國飲食文明的標誌,也促進了中國其他文化、技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