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封氏聞見記》:士人初登第或者升了官,朋友及同僚前來祝賀,主人多備有豐盛的酒饌和樂舞接待來賓。唐代把這種活動稱為“燒尾”,把這類筵席稱為“燒尾宴”。

為什麽不叫別的名稱而叫做“燒尾”呢?有兩種說法:一說是人的地位驟然改變,同老虎變成人一樣,尾巴猶在,所以要替他“燒掉”;另一說是,新羊初入羊群,因受群羊觸犯而不安,要燒新羊的尾巴,它才能安定下來,人們從平民百姓加入到士大夫階層,就像新羊初入羊群一樣,還不習慣,所以也得為他“燒尾”。這兩種說法雖不完全相同,但都認為“燒尾”是表示知識分子的身份發生突變。

不過,從《辨物小誌》關於“唐自中宗朝,大臣初拜官,例獻食於天子,名曰‘燒尾’”的記述來看,“燒尾”似乎又專指朝官榮升,宴請皇帝以謝上恩了。這個典故出自“魚躍龍門”的傳說。龍門在今陝西省韓城縣和山西省河津縣之間,形如門闕,相傳為夏禹治水時開鑿。據說,每年春季,黃河鯉魚溯水而上,準備遊過龍門,可是龍門水猛浪急,一次次把鯉魚衝擊下去。然而,鯉魚有逆水而遊的習性,不知經過多少次的反複,鯉魚終於改遊泳為跳躍,迎著驚濤駭浪,躍上了龍門。凡是躍上龍門的鯉魚,必有天火(雷電)把它的尾巴燒掉,然後才能成為真龍。這就是“魚龍變化”一詞的由來。這個神話傳說的寓意是,隻有百折不撓,才能有所作為。因此,舊時稱“中狀元”或一步榮升叫“魚躍龍門”。不過唐代大臣宴請皇帝的這種“燒尾宴”,則是為了邀寵罷了。

唐代“燒尾宴”是一個極其奢靡浪費的宴會。據史料記載:韋巨源於中宗景龍年間官拜尚書左仆射時,曾在他家中設“燒尾宴”請過唐中宗。這次宴會上有一個“食單”,一直流傳到宋初陶穀的手中。陶穀在他的《清異錄》中,沒有把這個“食單”中的膳饌全部列出,隻是選擇其中珍異者列出五十八款。僅這五十八款,也可以看出這種筵席既有考究的飯、粥、糕、餅、餛飩、碽碿、粽子等等主食,又有魚、雞、鵝、兔、羊、豬、牛、鹿、熊、狸、驢、鱉等山珍海錯。例如雞有“蔥醋雞”和乳煮的“仙人臠”;鵝有“八仙盤”;魚有用魚白烹製的“鳳凰胎”,用魚子烹製的“金粟平磄”和“乳釀魚”、“吳興連帶鮓”和各種魚膾;鱉有“遍地錦裝鱉”。炙品有羊、鹿舌合拌的“升平炙”,用生蝦烹製的“光明蝦炙”,用活鶉炙的“箸頭春”以及“水煉犢”、“羊皮花絲”。羹湯有用冷蛤蜊烹的“冷蟾兒羹”,用鱖魚烹製的“白龍臛”,用兔肉烹製的“卯羹”。此外,還有把幾種肉品合成一種菜的“小天酥”、“五牲盤”等等。

然而,有唐一代的朝廷官員,並非人人拜相都向皇帝進獻“燒尾宴”。蘇瑰就是其中一個。蘇瑰在拜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三品,進封許國公時,卻偏偏不向天子進獻“燒尾”。當時,百官嘲笑,中宗皇帝也不以為然,甚至有人為他的烏紗帽而擔憂。蘇瑰不但沒有因此而有所恐懼,反而直接向皇帝進諫說:“宰相是輔佐天子治理國家大事的,現在米糧騰貴,百姓吃不飽,還辦什麽‘燒尾宴’呢。”中宗聽了隻好作罷。從此“燒尾宴”就不再舉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