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向趙縣令詢問道:“趙大人,您還有什麽話示下嗎?”

    趙縣令站起身來,如炬的目光向村民們掃視了一圈,本來的竊竊私語很快安靜下來。趙縣令滿意地點頭道:“村民們!困難隻是暫時的,災難終究會過去!朝廷對賑災的事很是重視,派了陽郡王作為欽差大臣,監督賑災的事宜!村民們不用擔心,陽郡王下西洋的船隊,已經去南方采買糧食。陽郡王說了,買回來的糧食按本錢的價格出售給百姓,不會從中賺一個銅板的!再堅持這兩個月,兩個月後平價糧就能投入市場,那些私自抬高糧價謀取暴利的奸商,不會長久的!”

    村民們聽了,又發出一陣如雷般的歡呼聲。陽郡王的聲望,在東山村達到一個空前的高度。

    村長心中也是萬分的激動,可他強忍著內心的激蕩,安撫著村民們的情緒:“鄉親們,咱們是攤上了好皇帝,好官員啊!下麵,大家排隊領糧食!不要爭不要搶,每個人都有!老人和孩子一隊,成年人一隊!大家趕緊回家拿家夥去!”

    村民們一哄而散,餘家人也夾雜在其中。本來,按照餘海的意思,他們是不想領這賑災的糧食的。可是,又怕這樣做太打眼,讓某些人惦記了去!成年人一人十五斤糧食,堅持兩個月的話,也隻能保證不餓死而已,想吃飽肚子的話,是不可能的!

    要是餘家人不去領糧食,不就告訴村民們“我手中有糧食”,到時候東家來借幾斤,西家來借幾斤,鄉裏鄉親的,你說借給誰不借給誰吧?東山村三十幾戶人家,再多是糧食也不夠借的呀!

    經過這麽一分析,餘家人決定還是低調點兒,回家拿了籃子筐子口袋,回到了村長家門前的空地上。此時,已經開始分糧了,兩條隊伍歪歪扭扭地排出去老長了!

    餘小草這對雙胞胎姐妹,帶著弟弟小石頭,劉燕兒領著小弟劉方平,在老餘頭的帶領下,排在了老人和孩子的隊伍中。餘航在一旁猶豫著,他虛歲十三,實際上十二周歲的生日還沒過呢,排在成人隊中的話,會不會有人說嘴?衡量了片刻,他還是來到小妹的身後,加入孩子的陣營。

    旁邊村裏人見了,忍不住誇讚一句:“大海家真會教孩子,小沙(餘航的小名)真是個實誠的好孩子!”

    也有不讚同的,那人撇撇嘴,道:“都快餓死了,還管什麽實誠不實誠?一個人少五斤糧食呢!五斤糧食,也夠一家子吃上幾天的了!”

    其他人沉默了。麵對天災,什麽都沒有保住性命重要。

    分派糧食的是衙門的人,手裏拿著一個器具叫鬥,往糧車裏一插拿出來用板子抹平上麵的尖,一鬥就是十五斤。老人孩子那邊,也特地做了一個小一點的鬥,一鬥是十斤。這樣一來,一人一鬥,分派糧食的速度就大大的提升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